第148章 二 (第2/2页)
但此时的刘安恭眼中看到的却是一支人心不齐的队伍。当时广东爆发越桂战争,驻守龙岩的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开赴广东东江地区与桂系军阀作战,造成闽西兵力空虚。
在这种背景下,我军决定立刻出击。但是军长并没有派魏金帛所在的二纵,因为不仅仅是他们几个,整个二纵都是流寇主义泛滥,可他们却一直认为是上级对他们有成见才没派他们去,公开叫嚷要去打龙吟。
此时军长对正嚷嚷着要打仗的二纵训话,告诉他们,欠他们的军饷,即使当了逃兵回了老家,也会还,不想走的在这念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下面的士兵懒懒散散的念着纪律,而刘安恭看到这一幕,认为自己理应整顿好这样一支人心不齐打的队伍。
军长训完话离开,在路上遇到受伤的小号手正在练习吹军号,吹的断断续续,磕磕绊绊,就像这支队伍一样,没有丝毫凝聚。军长走了过来,接过军号,一口气吹响了军号。那是嘹亮的,一往无前的冲锋号。
刘安恭想介入军队的管理,而第四军本来有自己的军委,因为游击时期情况多变,队伍就组成了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此时这个架构缺人,而根据地又扩张了不少,前委既管军队又管地方,工作难以兼顾。刘安恭就找到了军长提出要成立临时军委,要专门整顿军队。
然而此时教员高高兴兴的跑来找军长,他们一直期盼的新装终于要做好了。两人随即一同来到林师傅的店里。
看到新军装的军长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直夸林师傅钻到他心里头去了,这就是他想的颜色。林师傅说这是教员过来帮他试的,靛灰加青,试了好几下才出来这个颜色。
军长开心的想着,这布料将来配上红星,再配上红领章,打起仗来精神头都不一样。
为了赶军服,整个长兴城二十台缝纫机都收来了,缝纫剪裁也加了人手,用不了二十天就能做好。到时候一人两套,一薄一厚。
说完这些,军长又念叨着,像个老父亲一样说道,吹号的池娃子也要做两套,他的要做大一点,娃娃长得快,也要再加厚一些,娃娃怕冷。就在林师傅要去给池娃子量尺寸时,教员随即掏出了写有小号手尺寸的纸条。
天幕下。
“你们说,如果把池娃子这个小号手看成是军队,池娃子的进步就是军队的进步改变,两人对池娃子的好,对他的关心照顾,就是对军队的关心和照顾,这时我们再细细品味那些小片段,会不会更有深意”。
“好像是这么回事,小号手受伤就是旧军阀打的,军队涣散也是因为打了败仗嘛。刚才小号手军号吹的磕磕绊绊的,军长教他吹,也是说现在军队需要一个有作为的人挺身而出”。
“不是一个,应该是一群,你看军长和先生两人都这般默契,就是要表达,这支军队离不开他们两,和前面台词都对上了”。
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也开始细细品味剧情以及电影表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