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千机盒 (第2/2页)
而仅剩的三个大型部落也在收缩战区,以防被杀红眼的其他部落偷袭,毕竟两个大部落的覆灭就在眼前。
所以北戎遣使的主要目的就是牵制大朔的视线,好让北戎王庭有时间收拾烂摊子,并且防备大朔的偷袭。
不过虽然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北境军在这种情况下却是没有覆灭其根的实力,甚至骚扰,扰乱都做不到。
毕竟北境军如今的骑兵实在太少,想要在草原上作战,光靠步兵是万万不行的。
好在去年两场胜利缴获了不少战马,而其中的优良马种更是送至京郊马场多地进行繁殖,这才是两场大胜最大的收获。
不过骑兵的培养和战马的培育短时间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培养一个成熟成熟的骑兵至少也要两年时间,而培育一匹合格的战马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
所以今年是北境最平稳的一年,北戎人忙着内耗无力南下,北境军忙着整顿练兵无力滋扰。
这使得北境得到了极大的喘息。
而白破虏也趁着这个机会在边镇大肆建造边堡,类似于前世的炮楼。
平时了望驻守,战时收缩防御,这也是边军最常见的御敌之法。
而白破虏则集中主要精兵训练骑兵的同时,也开始精汰步兵。
其实他初来的时候已经淘汰过一次,这一次则更加细致,同时自内地征调的兵卒也逐渐前往北境开始换血。
真正的铁血之师肯定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部队。
而大部分的北境军几乎已经是老弱病残,所以其中大部分,白破虏都在有计划的淘汰。
至于淘汰下来的都是就地安置补充当地的民户。
至于发还原籍不仅对当地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对于北境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这也是无奈之举。
而烂泥一块的北境军也逐渐被白破虏烤干、烤硬,慢慢开始恢复了战斗力。
这也是北境军今年最大的变化,也是景佑帝最欣慰的地方。
这一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东西。
从白破虏详细的军报纸中,老皇帝看到的只有一个老将军的贴心和牢靠。
从其上任以来的一系列操作每一步都走到了景佑帝的心头上。
不管是他交代的还是没有交代的,白破虏的表现只能用完美来形容。
尤其是其表现出的对军权的完全不依赖性才是让他最欣慰的事情。
毕竟能将自己一千近卫补充到基层军官之中,这样的举措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个将军做过。
毕竟往自己手底下安插一千个钉子是什么概念?又是什么魄力?
只能说老将自有老将的魅力。
这也是他目前最欣赏的将军,在其心中的地位更是直追他的心腹景国公。
王清晨对于这些自然不知,而白破虏的家信中更加不会提及。
至于北境使臣的虚张声势,老皇帝更多的是配合演戏。
看透不说透,看谁是小丑?
时间进入三月
王清晨的休假也宣告结束,看着秘书省进进出出忙碌的人群,他总感觉有些陌生。
“大人您可终于回来了?属下可都担心死了”王清晨初上任时只有钱成一人投靠,如今却是四大主事齐齐献殷勤。
这就是身份地位发生的转变,毕竟如果梁朝封为太子,他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国舅了,这身份一转变意义可大不相同。
“钱主事,衙内还挺热闹啊!”看来书库的改革还是挺成功的。
“这不是最近京师流行一部戏剧吗?京师没有售卖原稿,这不都来咱集院碰碰运气”
自从秘书省书库开放以后,他们这些下水道官员也开始在各部露脸了,地位自然有了质的提升。
所以他如今说话也能轻松许多,也没有了最初的谄媚。
“哦?这么说书库里还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清晨疑惑道。
“自然是有的,几年前陛下特意让秘书省去搜集的,不过没想到今年却是已经有客商给演出来了,可惜没机会去看了”
钱成状似无意的一句话却是让王清晨心头一颤,这么说几年前自己就进入了陛下的视野。
换句话说自己的一举一动或许都在老皇帝的耳目之下。
“我先去拜见少监大人,一会再聊”王清晨心中巨震,却是面色不改。
“大人请便”
来不及过多计较,王清晨今天还有一件事要和齐戈商量,这也是他最初给秘书省设计的赚取外快的办法,如今再不安排上就真的有些迟了。
正好借着北戎遣使这股东风蹭一波流量。
“什么?报纸?这是何物?”齐戈不解,王清晨的意见他还是很重视的,不仅是因为其在预算一事中保全了秘书省,更重要的是因为王清晨的那四句话。
那四句话,不仅赢得了他的尊重,更赢得了天下读书人的尊重。
所有读书人将其视为精神领袖都不为过。
“和邸报类似,不过是由我秘书省发布,面向京师百姓,宣传国家法度,新闻时事,百姓风貌,奇闻异讯,志怪传奇,既教化万民又能为咱秘书省添些进项”
“如你所说教化万民却是极好,获利于民却是庸俗”掏国库的家底齐戈毫无愧疚之心,但是掏百姓的钱包,他却嗤之以鼻。
“即是大众读物,若不获取薄利,何以长久,一时风起与阵阵涟漪,想必少监大人自有计较”
与其沽名钓誉不如讲求实际。
如果不重视市场,那么报纸肯定会沦为某些人的工具,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这样,我们先出一期看看,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再说”齐戈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正好今年印坊还没分派任务,大多工匠现在都还闲着,你要想用的话直接用就是”齐戈很是大方。
京师拥有印坊的衙门有好几个,秘书省便有自己的印坊,一般印制一些官方的广泛性通用文件。
而印坊一般从四月开始忙碌,直到十月结束。
这段时间,朝廷下发到各个州县的文件几乎都是集院印坊印刷,这些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量大不紧要但又不可或缺。
比如劝农书,劝善书,劝婚书等等。
如今印坊正在整修字模,各部也都在准备今年的文件,所以印坊并不忙碌,如果过了这个月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到时候王清晨说不定就得借别人家的印坊了,他放着自己手下印坊不用,反而出去外借,他又不是有病。
所以他才着急现在就直接摊牌。
“那就多谢少监大人了,不过报纸出炉还得请少监大人评判一番才是?至于施大人那里……”
“好说好说,上监上次还让本少监多多关照你,你放心就是”
如此小事他这个少监便能做主,却是不用惊动施躬,他却不知他放出来的是个什么怪物。
秘书监本就有监察天下文勘的权力,如此才能名正言顺。
“那就有劳大人”王清晨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