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武安侯府准备起来(增加2章 可重看) (第2/2页)
周屹渊的声音轻淡“嗯?”
刘福全额角的细汗都出来了“殿下,奴才斗胆猜测应当……应当是反对太子亲事的折子!”
说完刘福全长出了一口气,他的小心肝早晚的吓出个毛病来。
曹让在一侧看的嘴角一抽 ,看来刘公公的差事也不好办呀!
不过这皇上还真会给殿下找活儿干,这殿下正满心满意准备聘礼的事情呢。
周屹渊轻笑了一声“那就放下吧!”
曹让忙上前接过,刘福全看着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转移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还是什么也不拿好!这折子可是沉的很。
至于怎么个沉法儿,只有他自己心中清楚。
曹让接过就放在了案前,他也觉得这东西烫手。
刘福全走后,周屹渊有些无奈的拿起了折子。
曹让偷偷的打量着自家主子,只见周屹渊的眉峰微微拧起,翻看两页就丢到了一边,随即抬手又翻看了两页。
直到第道折子周屹渊重新翻看了起来,不过到不是一句一句的看而是直接翻看到有署名的那一页。
随即抬起案上的毛笔写下一个“阅!”字
这一批竟是批了一盏茶的功夫,周屹渊冷笑,这些大臣有没有私心他瞧得清楚明白。
御史大夫赵永杰可能就是真的,这林贤妃的父亲就……
呵!这事儿还不是因他娶了他们蓄谋想要娶的人。
就荣王那样儿,他就不信这不是他暗示授权。
当然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
“好了!将这些折子还送回养心殿!“周屹渊抬手吩咐道。
曹让觉得这应当是太子殿下批阅的批着最快的一次。
不过他也只是听自家主子的话,至于这折子他是真的不知道。
不过用脚趾头想想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大抵是太子殿下随意应付了一番。
要不然这么厚两沓折子得看多大会儿。
大约一个多时辰曹让就端着盒子去了宫中。
刘福全看着曹让手中的盒子眸光瞪的老大“这……这就好了?”
曹让赔笑“刘公公一走,咱们殿下就坐在案前了,一盏茶都没喝,这不就效率高一些。”
刘福全嘴角一抽,这话说的他要是信才怪。
刘福全留了一个心眼“曹公公,你先在这儿等着,咱家先去复命。”
曹让自是知道刘福全什么意思,不就是问问太子殿下怎么处理的。
他家主子敢做就料定没事儿,他在这等着就是我,大不了挨一顿骂。
果然周景帝瞧这去而复返的折子眸光一眯“这没送去多久吧?”
刘福全赔笑“曹公公说的是,奴才走后殿下就在案前看了,一盏茶都没喝。”
周景帝冷哼一声,自己儿子什么德行他会不知?
他要是能老老实实把这些看完,那就不是太子了。
周景帝抬手拿了最上面一本,随即眸光一定“阅”?
周景帝都要气笑了“这还批阅上了,这个“阅”字倒是意味深长呀!”
“这怕不是还真的都看了吧!”周景帝又从中间抽出来一本。
果然还是“阅”字。
周景帝也乐了,这个儿子的小心思他还看不出?
怕是就是有意让诸位大臣知道,这折子是他看的,这要是有些眼劲儿的人怕是看到这情况都会故作不知就此作罢!
不得不说周屹渊这一招儿倒是极好,不仅完成了他的任务,还给大臣一个交代:你们谁反对我可是看的清楚明白啊!
自古以来只要太子地位稳固,这些大臣那个不巴结着?毕竟这位可是储君。
不过对于此举周景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况且细细想来这个孟朝卿确实不错,既然老天有提示他为何不顺势而为呢?
周景帝淡淡的问道“太子身边的人可还在?”
刘福全心中夸了一句自己机灵,随即赔笑“皇上,曹公公在外候着呢!”
“进来见!”
刘福全躬身退下,不一会儿曹让就进了养心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让先行了跪拜大礼。
周景帝抬了抬手“你家主子在做甚?”
曹让斟酌一二开口道“奴才来的时候殿下刚看……,想来这会儿应该是在忙亲事的事宜。”
周景帝轻笑了一声“皇后身边不是派了人?”
“皇后娘娘派的人午膳过后就去的。”
周景帝想,太子是真的上心。
算了!自己也是从年少时过来的,年少的感情是后面多少都不可替代的,就如他和子盈。
即使登基后,后宫又进了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妃嫔,但是子盈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她不只是他的皇后,还是她的结发之妻。
这或许就是少时的感情,最悸动最长久。
“行了!退下吧!”
“是!奴才告退!”
周景帝站在御案前指了指盒子里的折子“将这些发下去。”
刘福全没有丝毫犹豫抱着折子出了御书房。
御史台,赵永杰已经候着了。
他可是眼巴巴的瞧着折子的,刚才还有其他官员来这儿打探消息呢,今日折子倒是送来的快。
赵永杰看着这一沓的折子顿了好久
“大人,你怎么不看呢?”身边的小厮出声问。
赵永杰睨了他一眼。
小厮不说了,他觉得自家老爷这样子像极了逃避的鹌鹑……
就有些可笑!
这些年老爷爷渐渐的老了,少了年轻时不少的锐气,小厮心中暗想。
其实赵永杰哪里是少了少年的锐气,而是深谙了为官之道,况且也这些年了周景帝的性子他也摸得一二,这怕这些折子没戏。
果然翻开第一本奏折就瞧见了一个“阅”字,剩下的就什么也没有了。
那意思还不明显,那不是明晃晃的告诉群臣,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了,但是太子妃已经定了。
就差明着说多说无益了。
赵永杰又翻看了一下自己所写的折子,果然还是如此……
忽的赵永杰眸光一定,这个……这个“阅”字与以往的有些不同?
刚才只顾着批阅的内容了,没有注意字体,现在又瞧了一眼,果然与以往的不大一样!
咦!
蓦地赵永杰眼皮子一跳,这……这莫不是太子殿下的笔迹?
赵永杰又拿起来细细看来,心中万马奔腾,我嘞个乖乖,这还真是太子殿下的笔迹。
也就说这些都是太子殿下的“阅”?
赵永杰有些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口水,这可真是绝了!
赵永杰眉头紧紧拧起,这怎么只能让他一个人难受,怎么着也得快点儿把折子都发下去。
要乐呵大家一块乐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赵永杰果断的将折子分发了下去,他能看出来的东西,别的同僚也能看出来,能在朝堂之上的都不是傻子。
经此一事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周景帝妥妥的就是打定了主意,这个太子妃是动不得了。
且看太子这态度明显就是不乐意嘛!这事儿算是板上钉钉了。
明日早朝他就识趣儿一些。
拿到折子的众位大臣面面相觑,这样子怕是难了!
荣王自是得了一手消息,不过毫无他法。
自周景帝精心励志多年,周景帝可是说在朝廷有绝对的话语权,皇上和太子拧成一股绳,这可不是玩的。
既然圣旨已下,想要再改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不要让君臣关系紧绷。
再说河州道,郑川在接到安王的密信之后脸色难看。
黄河维护的前,他还真动了一点儿,不过今年河州道已成旱灾的局面。
既然是旱灾,所以不管黄河道河道,还是各种河道的水位都骤降,去年有大雨,他已经安排人手排查一次了。
该维护的地方已经维护过了,今年定是不会有事,怕是皇上心血来潮这才又提起的。
更甚者怕是皇上有意卡他这次的升迁,这几年他在河州道的政绩还算不错,如果按照正常的进度的话,今年他必定会升职的。
倘若这时查出来什么怕是这升迁无望了。
郑川分析来分析去唯有此种可能。
至于其他的,他觉得不可能,河南郡旱的秋收之后都种上的农作物十有八九都旱死了,哪来那么多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