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林如海来访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贾环向韩王殿下禀报,韩王府护卫抓进巡盐御史大牢的十五个嫌犯,官员与盐商愿意交银赎罪。
小胖子倒是不贪婪,道:“贾师弟,这些嫌犯的消息,都是林大人衙门这些年悄悄查的,罚银分他们一半吧。”
贾环领命,这事交给马盛光负责。
小胖子还道:“这次下扬州,兄弟们都辛苦了,给大伙发些银两吧,再轮流休一日,让兄弟们都去买点礼,回去给家里老人吧。”
最后,韩王殿下给王府每名护卫,加发了四个月的俸禄,贾环、朱康、马盛光、曹竹斋、秦遇、柳湘莲等下属,也给了赏银。
………
林如海来拜会韩王殿下,之前,双方是有默契的。
韩王刚到扬州城,就故意冷对林如海。
皇上乐见贾环做林如海的女婿,韩王也是知道的。
林如海在花厅,贾环、朱康陪同韩王出来,林如海躬身给韩王见礼,韩王笑着摆摆手,道:“都是自己人,林大人无需客气。”
枕月上来,给四人上茶了,等她倒好了茶,朱康就打发她下去,还让两名护卫守住花厅门口。
林如海来禀报黄家被抄之后,官盐总商少了一个,需要从朝廷的“纲册”名单上,挑一个盐商来补总商。
朱康一拍大腿,道:“怪不得,这鲁青天天过来,就是盼着我们走?”
大雍朝,朝廷管理地方盐政,是实行盐引制度。
盐商必须先上获得大雍朝户部的“纲册”,才能合法经营食盐。
上了纲册的盐商,盐商的名额是可以世袭垄断的,只要不违法,一代传一代,一直都能经营下去。
这些盐商大多来自徽州、山西、江南,在朝廷盐业占主导地位,这些盐商一个个都不容小视,背后都有一两位,或者多位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室参与其中。
如此暴利的垄断性行业,背后没朝廷上的势力支持,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没法稳定经营的。
盐商的总商,需要有雄厚的财力,政治资本与官方的认可,总商是盐业这个垄断体系中的顶层人物。
大雍朝的纲册,相当于是朝廷给一个准入证,盐的总商、各级批发商都必须有的。
大雍朝全境,总共有二十四位销售官盐的总商,总商是负责从地方盐政衙门手中买盐引,然后分销给批发商或者外地的散商。
当然,总商与总商的实力也不一样,扬州、杭州、苏州这几个地方的总商,实力雄厚,占大雍朝差不多六七成的盐税。
每年,总商代表全国纲册上的盐商,与朝廷的盐运使一起定量、定价。
总商从盐运使拿到的盐引,再分销给纲册上的盐商,再零售到各地散商。
大雍纲册上有三百名合法盐商,各地的食盐散商,只是零售。
林如海道:“殿下是钦差,代表朝廷来扬州城办差,您在,他们不敢擅作主张的。”
朱康眼睛一亮,这名额给谁不是给?就看纲册上的盐商,谁更识相。
贾环道:“林大人,这总商是怎么选的?扬州城有多少盐商有资格争?”
林如海发妻是贾敏,论关系是贾环的姑父,不过在与韩王一起谈差事,不便直接称呼林如海为姑父。
以往的话,扬州城的总商,由盐运使陆观澜、盐补司鲁青、加上巡盐御史林如海,是三人商议决定。
基本上,还是陆观澜的话语权最大。
这次扬州城有韩王,可趁机拿下这个总商。
还有这好事,朱康问道:“林大人,我们初来乍到,你可有相熟的盐商,便宜外人,还不如让自己人占了这个总商。”
韩王与贾环都望向林如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