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走动 (第2/2页)
(土法书籍中有大量的符号和公式,接受过现代义务教育的人看起来觉得很简单,但是对于没有任何基础只是识字的人而言就是天书)
等第二天天亮,丞相就带着姜维开始四处转悠——姜维本想劝老师休息一下,不过诸葛亮以“现在就是休息”为理由,要求姜维尽快熟悉一下成都的同僚们,尤其是和他同龄的青年人以及比他年长的前辈们。
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姜维跟网友们接触了许久后已经意识到丞相在把他朝着“出将入相”的方向培养,于是他也向这些前辈好好学习,对方看到诸葛亮亲自带着姜维过问某些事情,自然也意识到这是丞相挖掘的新的青年才俊。
虽然费祎也在根据刘禅给的名单挖掘人才,不过大部分人才要么已经有了岗位要么尚且年幼,真正埋没的人才并不是太多,还有一些人虽然在名单上,不过费祎调查了一下后觉得对方没被启用确实事出有因。
比如学士许慈在刘禅的名单里标记博涉多闻,但是费祎知晓对方当年与胡潜(同样是学士)互相争胜攻击,忿争毁谤,声色俱厉,两人之间书籍从不互通有无,有时还寻衅厮打,先帝想要居中调解都效果不大,最后两人只是减少了互相争斗的频率,如今胡潜去世多年,昔日与他一起掌典文献古籍的孟光已经是大司农,而来敏则因为嘴臭被免官。费祎左思右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先把许慈放一放。
相比之下丞相挖掘的人才就靠谱多了,不说姜维,梁绪、尹赏、梁虔等人表现俱佳,游楚、马遵等人虽然投降慢了点,不过也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
最重要的是姜维一表人才,又谦逊有礼,所以大家也对姜维的态度很好。
目前整个益州最重要的是新粮收获的事情,大小官吏们年初忙着给农户们解释种植新粮的事情,到了收获季节又要给农户们解释这些新粮不宜作种,最早官吏们还拿着他们自己都说不明白的“性状分离”、“杂种优势”去解释,可惜被百姓们问上几句就回答不上来了。
最后还是一名因为残疾不宜作战被安置回益州做小吏的前北伐军士兵祭出“先帝显灵”那套说辞,即这些种子都是先帝赐下的,其中蕴含的法力种植过后就会消散,后面种出来的粮食作为种粮效果不好,还是换成新的官府发放的种子才能保证继续丰收。
这个说法被迅速推广,丞相耳闻此事后也有些头疼,早先“先帝显灵”的说法确实有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不过他担心有朝一日大家都深信凡事可以靠“先帝显灵”来解决,反而不肯正经工作了。
毕竟虽然后世的郎君们和那些外星人神通广大,但也有不好做的事情,再说就像朱郎君他们突然出现一样,万一有朝一日他们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再来支援物资,大汉总要能靠自己的本事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