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长安行 (第2/2页)
两人看完,就乘坐楚家派出的专车前往酒店。
曲江宴酒店是楚家在长安的产业,也是长安最大最华丽的酒店。
因为楚冰凝的身份,所以顾章和她直接入住甲字一等房。
“来长安了,真好。”
拉开窗帘,长安美景映入眼帘。
顾章搂住妻子的肩膀,“明天去一趟长安博物馆看看,怎么样?”
“好,我想看看长安的底蕴。”
维长安之地,处华夏之腹心,源渊浩渺,可溯上古。
昔者,鸿蒙初辟,有先民结庐于斯,披荆斩棘,渐兴族落。
当三代之盛,周室隆兴,文王以圣德,卜居于沣水之西,筑丰京而启宏图;武王继志,营镐京于东岸,二都相望,宗周之基以固。
于是乎,礼仪粲然,钟鼓和鸣,诸侯咸服,风化大行于天下。
洎乎暴秦,奋六世之余烈,混一宇内,都咸阳而制六合。
阿房突兀,覆压三百余里,骊山陵寝,珍宝穷极土木。
然苛政虐民,终致天怒人怨,二世而亡,咸阳遂成丘墟,徒留后人之叹。
炎汉继起,高祖刘邦,定鼎长安。
萧何营宫室,规模初备;文景施善政,休养生息。
至武帝时,国势强盛,广开三边,征伐四夷。
长安城中,宫观壮丽,珍宝山积;市井繁华,商贾云集。
又使张骞凿空西域,丝路绵延,胡风汉韵,相杂而兴。
长安之名,遂震于殊方绝域,为万邦所仰。
新莽乱汉,光武中兴,长安暂失其都位,然犹为关西重镇,文物典章,赖以存焉。
及于季汉,诸葛北伐,兵临渭水,志在兴复汉室,虽功败垂成,然其忠义壮烈,亦为长安历史添上浓墨重彩之一笔。
魏晋以降,五胡云扰,天下纷裂。
长安数易其主,前赵、前秦、后秦等政权相继建都于此。
其间虽干戈不息,然文化交流亦盛,胡乐胡舞、佛教东传,皆于长安汇聚融合,为华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西魏、北周,因时立制,渐有统一之象,长安亦在战火中艰难存续,以待盛世之再临。
隋代杨氏,受周禅而有天下。
文帝杨坚,嫌汉长安城狭小破败,乃诏宇文恺营大兴城。
城垣高峻,街坊整齐,规制宏远,为千古都城之典范。
惜乎炀帝无道,天下大乱,隋运短促,大兴城亦蒙尘于战火。
李唐继隋,建都长安,更名京师。
贞观之治,太宗李世民,纳谏如流,贤臣辈出,海内升平,四夷宾服。
长安城中,宫殿嵯峨,百司罗布;曲江池畔,诗酒风流。
文治武功,臻于极盛。
开元盛世,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天宝之后,明皇倦政,安禄山举兵叛乱,长安陷于兵祸,虽经肃宗、代宗数朝努力平乱,然唐室自此元气大伤,藩镇割据,国势日衰。
黄巢起义,又陷长安,烧杀抢掠,昔日繁华,毁于一旦。
五代之时,朱温篡唐,挟帝东迁,长安宫殿、坊市悉遭拆毁,千年古都,再罹浩劫,气象凋敝,不复往日之盛。
宋元以降,长安降为路府治所,虽仍为西北要地,然已非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其繁华渐为他城所掩。
明清之世,长安易名西安。
太祖朱元璋,封次子于西安,以为西北屏藩。
虽有城垣修缮,然终难复汉唐之荣光。
唯其历史底蕴,犹如陈酿,愈久弥香,为后世所敬仰追思。
长安之史,犹如一部浩瀚长卷,兴衰交替,荣辱并存,实乃华夏文明之瑰宝,千古历史之见证也。
——长安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