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等价交换 (第2/2页)
周晓略微思考了下,随后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施公案》所涉及的案件其实在现实里可是有原型的,为此我还特意去大理寺调阅了不少卷宗。”林雅菡说道。
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并称“三法司”,而所谓的“三司会审”就是指它们一同审理。
不过实际上,这三个部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刑部负责绝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复核,都察院则负责监督案件的复核,大理寺则是负责大案重案的审理及核查刑部。因此三个部门算是相互监督,至少可以在程序上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而林雅菡去大理寺调阅卷宗这件事并没有瞒着什么人呢。封建时代其实也是有“政府公开”原则的,不过能够公开的范围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就可以去衙门要求查看钱粮税赋的统计册,而到了举人就可以看各种已定案的刑案卷宗。林雅菡作为郡君,当然也有这个权力,因此大理寺并没有拦着林雅菡。
周晓点点头,要写出《施公案》这部小说其实门槛还是很高的,所以若是其他人撰写只怕早就被他的政敌曝光出来了。至于是静安郡君撰写,谁会在意这件小事?
在想了一会之后,周晓同意根据林雅菡的大纲进行写作。
“既然你同意了,那我们就在商言商。”林雅菡正色道,“头三本书,我每本书给你50两银子。三本书之后,根据你的受欢迎程度加价。目前市面上最高的润笔费是300两一本书,我很期待你能做到这样。”
此时的小说当然是一次性买断,毕竟古代没有版权一说。对于私营书铺来说,自己出一本书,基本上不到一个月就有盗版出来。
若是直接翻版盗版也就算了,偏偏各家私营书铺还“创作欲”非常强烈,非要往书里塞各种同人作品。其实如果买到这种原着加衍生作品的合集也就罢了,更有缺德的盗版书铺直接挂羊头卖狗肉。书名是《七个少年凌虐一个女子》,结果内容却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