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藏富于民,非聚财于商 (第2/2页)
“这又何尝不是向朝廷示威?”
“告诉朝廷,他沈三石能供给百万大军数月所需,便也警惕朝廷,他沈三石将来能号召百万之众。”
“为民为商,失其本分。此二不敬不恭,足以抄家灭族。”
“还有!”
李善长没有间断,一口气继续道:“从一开始,沈三石先借疏通运河,得天香阁一席之地。”
“后因天香阁一席之地,取代朝廷与海外商人贸易往来,从中得利。”
“正当朝廷准备处置他时,他却主动请缨要负责前线军需。”
“此步步为营,谁人敢说不是居心叵测?”
“陛下!眼下沈三石代替朝廷与海外藩商交易牟利,所得利益虽供给前线军需。”
“若眼下不予惩治,将来倭国之战事罢,那朝廷愈发不能处置。”
“否则世人该说我朝卸磨杀驴。”
“届时就算朝廷与沈三石一并售卖货物给海外藩商,世人也会说我大明朝与民争利!”
言至于此,李善长神情庄重,朗声正色道:“老臣愚钝昏聩,只觉沈三石居心叵测,并非良善!”
一席话落,在场几人目光呆滞,怔怔的望向李善长。
谁也没想到,平日里少有明确表态,似是将为臣中庸奉为信条的李善长,此刻竟能如此明确表明立场,甚至态度决绝,断言沈三石数条当杀之罪。
而听李善长说完,朱标看向其他三人,缓缓问道:“你几人作何想?”
“韩国公所言甚是......”就在詹同出声的瞬间,朱标面露不悦,当即打断道:“谨身殿内,并非朝堂。”
“你等无需忌讳,是对是错,事后皆不追究。”
明白朱标的意思,詹同顺势改口道:“臣以为,沈三石的确当杀!”
待詹同说完,刘伯温斟酌片刻,方才开口道:“陛下明鉴,沈三石做大,有我等几人放任之嫌。”
“此人心胸甚大,多有不恭,的确当杀。”
“可微臣却以为,今陛下已然还朝,或许.....或许.....”
深吸口气后,刘伯温索性直接说道:“或许陛下能收其才,为国所用!”
“断然不可!”
朱标还未表态,李善长怒声反对道:“且不说那沈三石所为必然另有图谋,单是代天安民,取代朝廷为前线运送军粮,这便已是十恶不赦之罪。”
“此心怀叵测,不臣不民之人,安能收归于国所用?”
“陛下所愿,乃是藏富于民,并非聚富于商。”
“诚意伯可知我朝为兴建港口耗费多少?”
“诚意伯可知为开辟海贸航线,多少将士葬身大海?”
“如今太上皇兴兵百万,征讨倭国,难道不是为将来海贸畅通,无倭寇袭扰?”
“为海贸一事,国库已见底。倘若朝廷不从海贸得利,国朝如何维系?”
“即便将来国库充盈,海贸所得之财也是恩济万民,绝非聚富一身!”
看着李善长怒火中烧,老迈浑浊的眸子此刻因愤怒甚至都清亮了几分。
刘伯温重重叹了口气,道:“韩国公,数月前那沈三石还不算国之巨富。”
“海贸之财之所以汇聚沈三石一身,难道不是我等几人放任所致?”
“倘若眼下便处决了沈三石,岂不是说我等几人养寇自大,后杀鸡取卵?”
“这算是什么说法!”李善长不愿和刘伯温争辩,愈发高声斥道:“你我几人确有放寇自大之罪,可沈三石却也有当杀之条。”
“可若沈三石能为国所用,岂不大善?”
“说的轻巧......”
此刻李善长、刘伯温二人已然是争的面红耳赤。
滔滔不绝,毫不相让。
谨身殿内满是二人争辩、斥责之声。
见此情形,朱标也不开口制止,只是静静看着二人继续争辩。
可也是此时,此刻蒋瓛便也赶了回来。
当看到李善长、刘伯温二人正吵得不可开交,蒋瓛放缓脚步,似不愿打扰他们两人一般,走到朱标跟前轻声禀报道:“陛下,天香阁中朝廷名下瓷器、丝绸等物,以及沈三石名下之物,尽数带来。”
“嗯。”
朱标轻咳两声,打断正在争吵的刘李二人道:“给韩国公、诚意伯看茶!”
语罢,朱标看向詹同、高启道:“你二人家中均有人涉及商贾,倘若你二人乃是来我大明的藩商,会购买朝廷所有之物还是沈三石所有之物?”
“是!”
在李善长、刘伯温二人暂时歇阵,中场饮茶之时。
詹同、高启二人走到蒋瓛带来的丝绸、瓷器等物前,静静观摩了起来。
片刻过后。
高启沉吟数秒,还是开口道:“陛下,我朝之物与沈家之物并无明显差距,若臣为海外藩商,当选我朝之物才是。”
高启顿了一下,继续道:“毕竟与朝廷交易,一些琐事皆有保障。”
“仅凭货物上看,臣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藩商多选沈家,反而对我朝廷之物置之不理。”
并非故意奉承朱标,高启的确是如此想的。
眼前货物,看不出明显高下。
甚至朝廷的商品要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与民间商人交易,高启的确更愿意同大明朝廷交易。
一来,大国信誉在这摆着,绝不会偷奸耍滑,收钱却不提供货物的情况发生。
二来。
后续货源也有保证。
最紧要的还是与朝廷交易,也就是与大明交好。
这道理任谁都应该明白,高启还真有些弄不懂,为何海外藩商多选沈家。
“詹尚书呢?”
“高夫子所言甚....”詹同顿了一下,顺势改口道:“臣多半会与朝廷交易,不选沈家。”
“如此便还真有些古怪。”朱标同样有些不解道,“明明与我朝廷交易好处良多,可海外藩商却偏偏多选沈家。”
“明日朕会亲自前往沈家商铺一看究竟。”
言至于此,朱标看向李善长、刘伯温二人道:“至于沈三石是杀是留,暂不能定论。”
“他能让海外藩商放弃朝廷货物,改与他交易,想必有些本事。”
“待查明后,朕方能决断此人是忠是奸。”
见朱标抬手示意,几人也是识趣,纷纷拱手告退。
而走出谨身殿,朝宫门走去的同时。
李善长还因方才与刘伯温的一番争辩,心有不悦。
眼下自顾自的往前走,也不理会身后三人。
见状!
刘伯温快步追了上去,出声道:“善长兄如今怎的如此小心,因你我各持己见,便不顾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