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48章 沈家店铺

第248章 沈家店铺 (第2/2页)

朱标饶有兴致的看了眼那些藩商,随即径直朝楼下走去。

也是没想到!

穿越过来二十多年,自己也是体会了一把买单全场的土豪手段!

这种后世爽文才会出现的土豪打脸剧情如今出现在大明,一股强烈的违和感却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看来兄长心情甚好。”常氏抚了下发髻上的金钗,笑着继续道:“兄长是觉得那沈三石可用?”

“不错。”朱标缓缓点头道。“甚至朕还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常氏美眸之间不禁露出几分狐疑。

没想到朱标对沈三石的评价如此之高。

可未曾得见,朱标用似曾相识来评价沈三石,属实有些奇怪。

“陛下,都办妥了。”

听到车外蓝玉开口,朱标撩开车帘一角道:“那些藩商作何反应?”

“自是敢怒而不敢言。”

“沈家店铺无物可卖,那些藩商可是去了对面朝廷店铺?”

“却也是没有。”蓝玉略微有些紧张说道:“那些藩商只是说着十五日后再到沈家,并未说要去朝廷店铺购买商品。”

“知道了。”

朱标放下车帘,命刘保儿驾车回宫。

也就在朱标放下车帘的瞬间,余光瞥见一名身着粗布麻衣的青年如获至宝般捧着刚从书局购来的《洪武纪册》从身旁路过。

朱标倒也是没有太过在意,而那青年匆匆一瞥,隐约间也觉得车内朱标有些似曾相识。

不过见车驾扬长而去,他便是没有多想,只是低头看了眼怀中的《洪武纪册》,满心欢喜的便朝天香阁三楼走去。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朱标此行要见的沈三石。

“东家,今日店铺之物尽数售空。”

“嗯。”听到伙计上前回话,沈三石不咸不淡应了一声,同时目光大致扫了下眼前那些个海外藩商。

“都是些不识货的。”

“金银之物有何稀奇,这《洪武纪册》才是大明至宝!”心中暗暗想到,沈三石径直朝一处房间走去。

而此时那店铺伙计继续道:“并非是藩商争抢一口,而是我朝一位年轻公子将店中货物尽数购走。”

“而且小人看公子定然不俗。”

沈三石没有回话,而是继续朝前走去。

那伙计想了想,继续说道:“那公子一行四人,有护卫、有奴仆,还有娇妻,地位绝非寻常。”

“东家要不要上门见上一见?”

“见什么见!”沈三石略微有些不耐烦道:“京城贵人多如牛毛,五品官员出行只要愿意,阵仗只会更大。”

“天香阁二楼,你不是没见过京城那些个达官显贵。”

说罢。

沈三石捧着《洪武纪册》便大步走入房中。

那伙计似还有些不放心,连忙冲门内继续道:“方才那公子定然非比寻常。”

见屋内没有声响传来,那伙计微微叹了口气,转而冲身旁伙计打趣道:“咱们这位东家倒也真是奇一份,不好商贾,喜好诗书。”

“偏偏上天眷顾,仅用两月,咱东家的店铺便是京城得利最多的!”

与此同时,朱标在回宫路上命人传召户部李俨,蒋瓛、姚广孝,李景隆、徐允恭等勋贵二代。

不多时,车驾直入皇城。

待朱标行至谨身殿,姚广孝、李景隆等人也在门外等候多时。

当看到朱标身穿百姓服饰大步而来,众人隐约间觉得今日定是有事。

特别是蒋瓛,此刻不免有些紧张,不知从何时起,他渐渐的有些惧怕面见朱标。

“天香阁是什么所在,你们几人应该都有所耳闻。”

“如今天香阁要改!”

“户部!”

“臣在。”李俨大步上前。

“国库存银多少,各地粮仓可还充裕?”

“回禀陛下,除供给大军征战之用,国库当剩二百万存银,各地粮库应留有存粮二百万石。”

“传令!”朱标当即说道:“天香阁一楼以朝廷名义,开设铺面,售卖粮食、精盐,价格比市面低出半成。”

“嗯......”

随着朱标声音落下,李俨面色犹疑,半天都没有领命。

而一旁的姚广孝、蒋瓛也是面露忧色,一时不免有些迟疑的相互对视。

存银两百万,存粮食二百万石。

虽然听起来很多,可但凡有事,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无论是倭国战事告急,还是地方上偶遇天灾。

这些银粮都不够赈灾所用,更不够平乱之需。

眼下朱标要一股脑的全数用完,在几人看来终究有些涸泽而渔的意思。

“陛....陛下爱民之心,臣等敬服。”

“只是陛下,开设低价粮店,或....或有不妥。”

不等朱标开口,李俨连忙补充道:“如今天香阁只在京城以及地方首府才有,若低价售粮,不得实惠的偏远百姓或许会心中迟疑。”

“以为.....以为朝廷恩待京师之民.....”

见朱标眉头微蹙,轻哼一声准备开口。

姚广孝也连忙补充道:“陛下,李尚书所言也是有理。”

“而且低价售粮多半恩济不到寻常百姓。”

“相比于寻常百姓,富户商贾消息更加灵通,家中存银更多,人脉也是更广。”

“抛售的低价粮恐怕多半会流入富户商贾手中。”

姚广孝这话倒是说的中肯。

历来都是如此,朝廷再好的惠民政策,往往惠及的不是寻常百姓而是富户豪奢。

原本是想改善百姓生活的良政,非但不能惠及百姓,反而还会让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这也就是老朱经常说的,再好的经到了地方上也能被念歪。

“陛....陛下。”

待李俨、姚广孝二人都已开口,蒋瓛这才小心说道:“微臣也觉或有不妥。”

“若朝廷出面售卖低价粮,天香阁中人、地方官员、前来购买低价粮的众人也要监察。”

“锦衣卫或许....”

“京城自然好说,陛下天威,宵小不敢放肆。”

“然地方上,官员、豪奢不见天颜,或会肆无忌惮。而地方上锦衣卫人数短缺,届时怕监管不力.....”

听三人将困难各自说完,朱标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平心而论,三人所言都很是中肯,没什么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朱标先前自然也是想到了的。

若眼下粮产没有急剧增多,若商贾之流没有沈三石此人,若眼下倭国战局不是稳操胜算。

朱标不会在此时有此打算。

微微一顿后,朱标看向三人,出声问道:“诸卿以为,眼下我朝最为紧要之物究竟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