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低价售粮 (第2/2页)
“若按照将军的说法,是不是朝廷售粮的前面要放个秤砣,前来购粮的百姓都要上去幺一幺。”
“倘若超过一定斤两便不能购粮!”
“你....你敢胡搅蛮缠!”
常茂气恼之下,一手已然握住刀柄。
可就在长刀现白,即将出鞘的瞬间,蓝玉大步上前,右手一推便将已然拔出半截的长刀重新送了回去。
“舅父....”
“混账东西!”知道常茂多说多错,蓝玉压根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斥道:“陛下此举乃是为了恩待百姓,你个混账竟敢拔刀?”
“若伤无辜百姓,纵你已是国公之位也难逃一死!”
待蓝玉话落,原本目睹方才争辩,心中对以官欺民心有不满的百姓,此刻也不由宽心了许多。
毕竟蓝玉口口声声说着,倘若伤害无辜百姓,常茂这个国公也要陪葬。
对朱标厚待百姓之心,在场众人心中自有思量。
也是此时。
蓝玉看向方才纠缠那人,正色斥道:“陛下售以低价粮,旨在恩济百姓。若有所需,前来购粮的百姓自然不用称斤定两才能购买。”
“方才郑国公斥你也并非你有些分量,斥你乃是因你一人便要买上一千石的粮食。”
“你一家几口,能吃下这一千石的粮食!”
“这.....”
蓝玉的确要比常茂更为稳重一些。
听到蓝玉这话,那人明显慌乱了几分,不过还是强行辩解道:“小人能吃,家中人也是一样。”
“况且谁知道这低价粮日后还有没有,万一日后没有,小人今日不多买一些,日后岂不没得买?”
“还是说朝廷恩待我等百姓也要定下些条条框框,一来规定前来购粮的百姓都必须皮包骨头,二来规定每人只准购买少许?”
“那倒不是。”
知这人话中暗藏陷阱,目的便是让朱标原本的惠民之政,蒙上一层层阴霾。
蓝玉也不上当,转而幽幽说道:“朝廷半月即会放粮,日后自不许担忧。”
“将军莫怪,小人穷怕了。”
“那好!”蓝玉也不同这人争辩,只是环顾周遭百姓,朗声说道:“朝廷每半月即会放粮,然每日放粮却都有数。”
“此人要购一千石,如此必然会有其他百姓今日没法购得这低价粮。”
“朝廷自无异议,只要诸位乡亲能够答应!”
“答应个屁!”蓝玉声音落下的瞬间,排在队伍后方的一些百姓当即冲那人怒喝道:“一千石,你他娘的吃八辈子也吃不完。”
“这混账就是想把朝廷体恤咱们放出的低价粮据为己有,然后转卖给咱们。”
“王八羔子,想从爷们碗里抢食儿,还反了你了!”
说话间,众人捡起地上石块便朝那人砸去。
渐渐地,也有人冲至跟前,抬手便打。
那人原本是想挑拨在场百姓,非议朝廷放粮的恩旨,此刻却也成了过街老鼠,被周围百姓上前驱赶,打出了队伍。
“诸位乡亲,陛下仁德,爱民之心有目共睹。”
“也算给其他乡亲留些好处,还请诸位只购家中半月所需之粮即可。”
“当然,若诸位乡亲心有疑虑,担心后续无粮也可多买一些,只要其他百姓能答应就成,朝廷不做约束。”
“陛下仁德,俺们也不是吃拿不够的畜生。”一名百姓扯着嗓子喊道:“乡亲们,给其他人也留些活路,朝廷恩旨没准日后粮价更低!”
“说的是,朝廷恩典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
“这次买多了,放在家中只会发霉。半月后的新粮价格没准会更低呢!”
见百姓已然达成共识,蓝玉微微颔首便带着常茂朝天香阁内走去。
而目睹方才一切,一旁的李善长微微咋舌,不禁感叹道:“陛下竟能将蓝玉调教的如此明理,当真让人瞠目结舌。”
“是!”一旁刘伯温也跟着颔首道:“蓝玉近年来,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听到刘伯温的声音,李善长再次回过神来,忙继续劝说道:“伯温啊,明日朝会.....”
“多谢善长兄。”
不等李善长开口,刘伯温面带微笑,很是坦然道:“眼下朝堂,你我二人虽非主事最多,可文臣之中唯你我二人最受陛下器重。”
“倘若明日在下不领头谏言,怕陛下不以为意。”
“不过....”
微微一顿后,刘伯温眸光动容,冲李善长沉声开口道:“眼下圣君明朝,想来陛下不会因明日在下一时之错,斥责甚多。”
“纵然如此,在下一世得以侍奉太上定鼎开国,得以侍奉陛下如此明君,已是无憾。”
“况且有知己如善长兄,也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趟!”
语罢。
看着刘伯温微微拱手,朝不远处走去的背影。
李善长心中也是为他担忧至甚。
都是黄土埋身的人了,老老实实在朝堂上站几年岗就能成就一世英名,便能得后世美名。
可偏偏刘伯温却要在此时顶撞朱标,阻扰朱标皇帝圣心。
若换做是他李善长决然不会如此。
可话说回来,他李善长虽与刘伯温有些不对付。
到底却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刘伯温搭上一世清名,临终葬送。
李善长想了想,转身便朝皇宫走去。
倘若能将刘伯温明日所言事先禀告朱标,纵然朱标闻言会斥责自己一番,可毕竟不是在朝廷上驳朱标的面子。
想来朱标念在自己乃是国朝老臣,也不会过多斥责。
如此,明日刘伯温再行谏言,朱标也不至于太过震怒。
思绪至此。
李善长脚步愈发坚定,同时却也不禁笑出了声。
自己前半生和刘伯温较劲了近二十年,没想到到头来自己竟要为了刘伯温,自找麻烦。
想来也是好笑,他们两个终究成不了挚友,可终究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对方往火坑里跳。
宫门前。
当听到宫人说朱标忙于政事,不准他见。
李善长立时错愕问道:“本官求见陛下,乃是有要事,烦请再去通禀!”
见李善长眸光犀利,语气中也带着斥责之意。
那黄门只得再去禀报。
不多时。
朱标随身太监刘保儿径直朝宫门走来。
“见过韩国公。”
“可是陛下召见微臣?”
看着一脸急切的李善长,刘保儿微微摇头,温声说道:“韩国公见谅,陛下前些日子奔波回京,一路辛劳却未曾歇息。”
“刚一回来便是处理政务,两夜没有合眼。”
“眼下怕是不能召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