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机器人电影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港片:穿越洪兴!开局生死签!
“咱们以一场机器人为主的电影,来推广智能机器人怎么样?”靓坤坐在会议室里,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会议桌,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整个人都亢奋起来。他身子前倾,扫视着周围的人,继续说道,“你们看那些花旗国的电影,老是把智能机器人拍成人类的终结者,可咱们偏不。咱就从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入手,让大家知道智能机器人能给咱们的日子带来多大的便利!”
“坤哥,这想法够新颖,可拍电影不是小事,资金、团队、剧本,哪一样都得精心筹备。”一旁的阿强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担忧。他微微皱着眉头,身体不自觉地往椅背上靠了靠,似乎这个宏大的计划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靓坤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阿强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地大笑道:“怕什么,资金我来拉,团队咱们慢慢组,剧本找几个靠谱的编剧,就不信搞不出一部爆款电影!”那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说干就干,靓坤凭借着多年在商圈摸爬滚打的人脉,开启了拉投资之旅。他身着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锃亮,一家家拜访潜在的投资人。每走进一家公司,他都昂首挺胸,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忱,将电影的构思和智能机器人的前景娓娓道来。为了能打动投资人,他常常在会议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反复解答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市场分析到盈利模式,从技术可行性到社会效益,事无巨细。
靓坤坐在李启林的工作室里,桌上的咖啡冒着袅袅热气,他认真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李启林听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兴奋地说:“这个角度太独特了,我接了!”一个月后,李启林带着初稿找到了靓坤。靓坤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迫不及待地翻开剧本。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家庭展开,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独自在家,智能机器人小q不仅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能辅导功课、陪孩子玩耍,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靓坤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时点头,嘴里念叨着:“就是这个味儿,不过还得再打磨打磨,把细节都做到位。”他指着剧本中孩子生病,小q照顾的情节说:“这里可以再详细些,比如小q是怎么精准监测孩子体温,又是如何温柔地安抚孩子情绪的。”此后,靓坤和编剧团队日夜讨论,对剧本进行了无数次修改,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筹备拍摄的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演员们站在空荡荡的片场,面对冰冷的机器人模型,怎么也找不到感觉。饰演孩子的小演员,总是在和机器人互动时显得生硬又尴尬。负责特效的团队也愁眉苦脸,他们坐在堆满电脑设备的工作室里,对着屏幕上未完成的特效画面唉声叹气,抱怨要做出逼真又有情感的机器人特效,难度太大。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靓坤站在片场中央,双手叉腰,扯着嗓子怒吼道,“咱们这是在开创先河,要是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还谈什么推广智能机器人!”他的声音在片场回荡,震得周围的道具都微微颤动。
阿强推了推眼镜,上前提出建议:“要不先让演员们和简单的机器人模型排练,熟悉机器人的动作和反应模式。”特效团队则日夜钻研,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他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电脑屏幕上满是各种技术文档和特效案例。终于,他们找到了新的技术方案,让机器人的特效更加生动自然。
拍摄终于步入正轨,可就在电影即将杀青的时候,市场上突然出现了负面声音。一些科技专家坐在宽敞的会议室里,对着镜头严肃地质疑电影美化智能机器人,担心会误导大众,忽视潜在风险。还有竞争对手在网络的阴暗角落里,恶意散布谣言,说电影里的机器人技术是虚构的,只是为了骗票房。
靓坤没有退缩,他站在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上,身后是巨大的电影海报。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大声说道:“我们不怕质疑,事实胜于雄辩。”随后,他邀请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权威专家,现场展示电影中机器人的原型机。专家们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原型机,详细讲解它的先进功能。台下的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专家们对原型机的先进功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电影中的技术并非虚构,而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影如期上映,首映礼座无虚席。影院里灯光渐暗,屏幕上的小q在孩子生病时,用柔软的机械手臂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监测体温,然后迅速调配出合适的药物,动作流畅而精准;在父母忙碌时,小q有条不紊地打扫房间,还能根据父母的口味准备美味的晚餐。影院里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孩子们被小q的可爱模样逗得哈哈大笑,大人们则被电影中温馨的场景深深打动。电影结束后,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票房一路飙升,成为了年度爆款。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器人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智能机器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