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身后事 (第2/2页)
无衣又在房间里翻找出了其他一些与Finality有关的资料和笔记,将它们一一销毁。他看着那些燃烧的纸张,心中没有一丝不舍,只有一种解脱的快感。他知道,这些东西已经不再属于他,也不再有任何意义。
处理完所有与Finality有关的物品后,无衣感到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变得无比轻盈。他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过去的束缚,可以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缓缓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在无衣和他的森林小屋之外,2670年的人类世界也因一项研究的发布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无衣对此毫无所知,当然也不知道这也改变了他的未来,只是不知道是好是坏。
科技的飞速发展早已深刻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生育这一关乎种族延续的核心环节。人工授精搭配人造子宫生养,成为了人类繁育后代的主流方式。城市中,一座座现代化的养育院拔地而起,它们外观简洁而富有科技感,内部配备着最先进的生命维持系统和智能护理设备。
从人造子宫中诞生的婴儿,在医护人员和智能机器人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这些养育院就像是生命的摇篮,承载着人类未来的希望。
在医疗中心,人工授精的流程变得极为高效和便捷。人们只需走进一间布置温馨的采集室,通过简单的设备就能完成精子和卵子的采集。这些生殖细胞被迅速送往实验室,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专业的医疗人员会运用先进的基因筛选技术,挑选出最优质的精子和卵子进行结合。
随后,受精卵被小心翼翼地移入人造子宫。这些人造子宫模拟了人类子宫的一切生理环境,从温度、湿度到各种激素水平,都能精确调控,确保胎儿在其中健康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受孕并由人类分娩的胎儿变得越来越罕见。
曾经,女性在孕期经历的孕吐、胎动,以及分娩时的痛苦与喜悦,都渐渐成为了历史书中的记载。年轻一代只能从虚拟现实的体验中,去感受那种古老而又神秘的生育方式。
然而,这种生育方式的变革并非一帆风顺。从一开始,就有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一群由生物伦理学家、传统主义者和部分宗教人士组成的反对团体,始终对人工授精和人造子宫的普及忧心忡忡。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论坛、线下集会和公开演讲,表达着自己的担忧。
生物伦理学家们指出,这种高度依赖科技的生育方式,可能会打破自然的遗传多样性。在基因筛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被认为是“优秀”的基因,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基因的过度集中,从而降低人类整体的遗传适应性。一旦未来面临未知的环境变化或疾病威胁,人类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遗传多样性而陷入困境。
传统主义者则更注重情感和文化层面的因素。他们认为,生育是一个神圣的自然过程,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权利和使命。剥夺女性自然受孕和分娩的体验,不仅是对女性身体和情感的不尊重,也破坏了人类社会延续了数千年的家庭和生育文化。在他们眼中,人造子宫里诞生的孩子,缺少了在母亲子宫中孕育时那种天然的情感纽带,这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宗教人士则从教义出发,对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生育方式表示强烈谴责。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的恩赐,人类不应该通过科技手段去干预和替代自然的生育过程。这种行为是对上帝权威的挑战,可能会引发神的愤怒和惩罚。
然而,尽管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确凿的事实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大多数人对这些担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科技带来的高效和便利面前,人们更愿意相信,人类已经掌握了生育的主动权,能够创造出更加健康、优秀的后代。
直到近期,一项由全球顶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的统计研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类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