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40章 势成水火

第140章 势成水火 (第2/2页)

只见庭院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法台,上面供奉着各种神像和法器。几位身穿道袍的法师正围绕着法台念念有词,手中挥舞着桃木剑,口中喷出熊熊火焰,场面甚是壮观。一旁的家丁们则手持香火,神情肃穆地站在四周,不时向空中抛洒纸钱。整个刘府被烛光和烟雾所笼罩,显得神秘而又庄重。

李世民刚刚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军中事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正准备爬上床榻好好休息一番。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骤然在房间外响起。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李世民不禁心生疑惑,究竟是谁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打扰自己呢?

尽管心中充满疑问,但李世民还是迅速调整好状态,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请进!”随着话音落下,房门缓缓被推开,一个身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待看清来人后,李世民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站在眼前的竟然是本应远在长安城的长孙无极。

李世民的目光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他下意识地认为一定是长孙无艳那边出了什么状况。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无忌,为何你会如此匆忙地赶来此地?难道是观音婢发生了何事不成?”言语之中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

面对李世民焦急的询问,长孙无极来不及喘口气便连忙回答道:“世民,并非是我妹妹出事,而是刘文静啊!如今有人告发他密谋造反,陛下听闻此事后龙颜大怒,已经下令将其满门抄斩!”由于事态紧急,长孙无极甚至顾不上使用敬语,只想尽快把消息传达给李世民。

“怎么会这样?刘文静他怎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我与他相识多年,深知其为人,他绝不是那种对大唐怀有二心之人!”李世民眉头紧皱,满脸不可置信地说道。这些年来,他与刘文静一同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陛下此前已派遣裴寂和萧瑀前往牢房审讯刘文静。据回报,刘文静虽承认心中略有不满之情,却坚决否认自己行巫蛊之术以及谋反之罪。不仅如此,就连萧瑀和李纲都竭力担保刘文静并无背叛之意。然而,陛下却执意认定刘文静犯有谋反之罪,并下令将于两日后将其处斩。”长孙无极向李世民禀报着情况,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惋惜。

李世民越听越是愤怒:“父王怎能让裴寂充当此等重要案件的审判官呢?自打进了长安城后,他们二人的关系便每况愈下,矛盾不断激化。如今让裴寂来审判刘文静,岂不是摆明了要置他于死地吗?刘文静可是我大唐的开国功臣啊,岂能这般不明不白地被处死!”想起往昔刘文静为大唐立下的赫赫战功,李世民不禁痛心疾首。

一旁的长孙无极看着李世民愤怒的模样,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殿下,您现在究竟打算如何行事呢?”他的脸上满是疑惑和担忧之色。

“我们必须尽快赶回长安城,本王定要替刘文静向父王求情!”李世民一脸凝重地说道,同时迅速拿起外褂,利落地将其穿好。紧接着,他伸手握住了放在一旁的佩剑,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可是殿下,您如今身负镇守长春宫之重任,若是就这样擅自离去,恐怕陛下会因此而大发雷霆,降罪于您呀!我此次匆忙赶来,正是想要与您商议此事,看能否想出两全其美的良策。”长孙无极连忙劝阻道,他眉头紧蹙,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苦笑一声:“若继续留在此处,面对如此局面,我亦是束手无策!唯有回到长安,或许还能摸清状况,再从长计议,寻得解救刘文静之法。”

听到这话,长孙无极不禁面露难色,忧心忡忡地追问道:“那这长春宫之事又当如何处理呢?万一此间有变。”

“无忌啊,你大可放心!此处之事,本王早已做了周密部署,所有环节都已安排得妥妥当当。接下来,只需将具体事务交与相关责任人去执行便可顺利推进。相信他们定能不负所托,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言罢,李世民步履匆匆地走出房间。他神色凝重,心中牵挂着长安城中的局势变化。片刻之后,只见他唤来房玄龄,两人在一处僻静之地低声交谈起来。

李世民详细地向房玄龄交代着各项事宜,从人员调配到任务细节,无一遗漏。房玄龄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应是,表示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待诸事交代完毕,李世民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领长孙无忌以及一队近身卫队踏上归途。一路上,众人马不停蹄、昼夜兼行,只为尽快赶回长安城。马蹄声响彻原野,扬起阵阵尘土,仿佛也在诉说着他们急切的心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