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挫锐气 (第2/2页)
然而,此时此刻的尉迟敬德和他的同伴们却对即将降临的灾难毫无察觉。那危机悄无声息地向着他们缓缓逼近。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好不容易才成功摆脱了唐军哨兵的追踪,心中满是欢喜与得意。此刻,他们一心只想着趁着明亮的月色加紧赶路,全然没有意识到致命的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眼看着尉迟敬德一行人距离李世民精心布置的埋伏圈越来越近,李世民站在暗处,亲自抽出一支锋利的箭矢搭在弓弦之上。他眯起双眼,瞄准远处,轻轻一松手,利箭便如闪电般飞射而出。这支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最终稳稳地落在前方不远处的地面上。通过这一箭,李世民准确地测试出了弓箭的有效射程范围。
当尉迟敬德他们毫无防备地踏入这片死亡陷阱时,李世民眼睛顿时一亮,嘴角上扬,他见时机已到,便毫不犹豫地指挥着旁边的鼓手擂鼓,鼓手们得到信号,立刻奋力擂动战鼓。鼓声震天动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刹那间,无数支羽箭从四面八方呼啸着朝尉迟敬德他们射去,就像是一阵密集的暴雨倾盆而下。突然听到鼓声震天,尉迟敬德所率领的将士们开始出现骚乱,随着一阵箭雨的覆盖之后,很多人都纷纷倒地。然后早已经埋伏在那里的唐军突然现身,追着他们一阵乱砍追杀。黎明时分,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尉迟敬德看着眼前一片凌乱的景象,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想把已经乱成一团的将士们组织起来继续作战,但经过几次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万般无奈之中,尉迟敬德紧紧握住手中那沉重的马槊,用力地踢了一下胯下战马的肚子,骏马吃痛,嘶鸣一声,如同一道闪电般疾驰而出,直冲向对面的唐军。此时的尉迟敬德双眼通红,满脸都是决绝之意,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得“嗖”的一声尖锐破空声响起,一支羽箭如同流星赶月一般急速飞来,不偏不倚地从尉迟敬德的脸颊边快速掠过,带起一阵凌厉的风声。紧接着,这支箭便精准无误地射中了他身后紧跟而来的一名士兵。那名士兵惨叫一声,翻身落马,瞬间没了气息。
尉迟敬德心头一惊,急忙拉紧缰绳,让狂奔中的战马迅速停了下来。他猛地抬头看向前方,只见不远处一个身影正端坐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手持一张硬弓,弓弦还在微微颤动着——此人正是李世民!
就在这一刹那间,两人的目光如同两道闪电在空中交汇碰撞,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尉迟敬德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瞬间传遍全身。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李世民手中那支刚搭在弓弦上的弓箭,心脏疯狂跳动着,似乎随时都会跳出嗓子眼儿。
刚刚李世民射出的那一箭实在太快、太准了,快得让尉迟敬德根本来不及反应。此刻,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一颗接着一颗,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般。
尉迟敬德心里明白,眼前这位看似年纪轻轻的将领,其箭术之精湛简直超乎想象。如果自己再有丝毫轻举妄动,胆敢再向前迈出哪怕一小步,那么那支利箭很有可能就会直直地刺穿自己的咽喉!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双脚像生了根一样牢牢钉在原地,再也不敢挪动分毫。
与此同时,尉迟敬德的眼神下意识地扫过李世民身上那件鲜艳夺目的红裘。那一抹红色在这片冰天雪地之中显得如此耀眼夺目,仿佛燃烧的火焰一般。难道这个人就是唐俭口中的大唐秦王李世民吗?尉迟敬德心中暗自思忖道。
而站在对面的李世民,则将尉迟敬德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当他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一箭之威而变得畏缩不前时,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是一种充满自信和从容不迫的微笑,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之后,他没有继续攻击尉迟敬德,而是把他不远处的士兵射倒在地。
“尉迟将军小心!”跟在尉迟敬德敬德后面的寻相发现他的异常举动大声疾呼道。
尉迟敬德这才反应过来,他知道李世民并非想要杀自己,而是想震慑自己而已。
此时,他们这支军队的败象已显无遗,若再不及时脱身,恐怕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处,尉迟敬德当机立断,猛抽马鞭,驱使胯下战马疾驰而去,并同时高声招呼着寻相一同突围。
二人带着几名亲兵一路奋勇冲杀,终于突破了唐军的层层包围。只是此番激战过后,尉迟敬德所率领的大军已是伤亡惨重,近乎全军覆灭。最终,只有尉迟敬德和寻相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侥幸逃脱,其余众人皆未能幸免。
李世民身先士卒,率领着身后数十名英勇的将士,一路疾驰如风,紧紧追击前方逃窜的两个人。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
追了数十里之后,李世民猛地一勒缰绳,座下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停住了脚步。他高举右手,大声喊道:“到此为止,我们鸣金收兵!”
听到命令,众将士纷纷停下马来,有些疑惑地看着李世民。此时,程咬金策马上前,来到李世民身旁,满脸不解地问道:“秦王殿下,我们眼看就要追上那二人了,为何此刻突然下令停止追击?若再加把劲,说不定就能将他们一举生擒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神色从容地说道:“追到这里便已足够。本王所要的并非仅仅是将他们活捉,而是要从心理上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让其知晓我大唐军队的厉害,令他们心生恐惧与敬畏,此乃诛心之道也。”说罢,他转头望向远方,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敌人在内心崩溃后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