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第2/2页)
“前辈,我明白了。”林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我会努力修炼内心,不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老者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年轻人,你能领悟到这一点,便是莫大的机缘。”
从那以后,林帆时常来到山谷,向老者请教修仙之道。山谷中的时光仿佛变得格外宁静,每一次与老者的交谈,都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老者虽然独臂,却仿佛知晓世间万物的奥秘,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同夜空中的启明星,为林帆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林帆受益匪浅。
在老者的教导下,林帆的心境逐渐变得平和,就像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他不再执着于修为的提升,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他学会了在清晨的阳光中感受自然的宁静,在夜晚的月光下领悟生命的真谛。他的眼神变得愈发清澈,仿佛能看穿世间的虚妄。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帆的变化让整个青云门都为之震惊。他不再是那个急于求成、容易被情绪左右的少年,而是变得沉稳冷静,内心强大。他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从容自信的气质,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修为也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就像春天里的竹笋,在无声无息中茁壮成长,甚至超越了许多曾经嘲笑他的师兄弟。
大师兄赵轩看着林帆的变化,心中充满了嫉妒和不甘。那嫉妒和不甘就像一条毒蛇,在他的心中不断地啃噬着他。“这不可能,他怎么可能进步这么快?一定是得到了什么奇遇!”他在心中暗自想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狠,那阴狠的目光就像一把冰冷的匕首,让人不寒而栗。
终于,在一次门派大比中,赵轩向林帆发起了挑战。他企图通过这场比试,找回自己失去的颜面,让众人再次看到他的强大。门派大比的那一天,阳光明媚,整个青云门都笼罩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比武台上,彩旗飘扬,台下的弟子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这场比试。
林帆看着赵轩,眼神平静如水,那平静的眼神就像深邃的湖泊,没有一丝波澜。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坦然接受了挑战。他的内心无比平静,仿佛这场比试对他来说只是一次普通的切磋。
比试场上,赵轩率先出手,他施展出青云门的绝学“清风剑法”。只见他身形如电,手中的长剑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寒光,每一剑都带着凌厉的气势,仿佛要将空气撕裂。那剑招就像一阵狂风,向着林帆席卷而来。
林帆却不慌不忙,他轻轻挥动手中的长剑,以一种看似平凡无奇的招式应对着赵轩的攻击。他的动作轻盈流畅,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然而,每当赵轩的剑招即将击中林帆时,却总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阻挡。那股力量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让赵轩的攻击无法靠近林帆分毫。
赵轩心中大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他加大了灵力的输出,体内的灵力如同汹涌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剑中。他的剑招愈发猛烈,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空气中都回荡着剑刃划破空气的呼啸声。
林帆却依旧神色从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淡定。他不紧不慢地应对着赵轩的攻击,每一次的抵挡都恰到好处。突然,林帆大喝一声,那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比武场。他手中长剑猛地一挥,一道强大的剑气呼啸而出,那剑气就像一条咆哮的巨龙,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直接将赵轩击飞出去。
赵轩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他满脸震惊地看着林帆,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甘。“你……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艰难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林帆看着赵轩,轻声说道:“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当你不再被嫉妒和虚荣所左右,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这场比试过后,林帆成为了青云门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在青云门中被众人传颂,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努力修行的弟子。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旧时常前往山谷,向老者请教修仙之道。在他看来,修仙之路永无止境,内心的修炼更是没有尽头。
多年后,林帆已经成为了修仙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名字被无数人传颂,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修仙者。他的身影在修仙界中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敬仰。然而,每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会想起那个神秘的山谷,以及那位独臂老者。
“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内心的修炼。”这是老者对他的教诲,也是他一生所奉行的信念。在这广袤的修仙世界里,林帆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修仙之道。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乐章,在修仙界中奏响,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探索那无尽的修仙奥秘。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鲁国有一个受过跀刑只有一只脚的人,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同跟随孔子学习的人数量差不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在鲁国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教诲他人,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满载而归。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把他当作老师,何况那些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人,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