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第2/2页)
林帆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照进了黑暗的房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他对着玄风真人深深一拜,动作虔诚而庄重,说道:“徒儿明白了,多谢师父教诲。”
就在他拜下的瞬间,天空中的乌云突然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撕开,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谷之中,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那彩虹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仿佛是一座通往仙境的桥梁。林帆抬起头,看着眼前这美丽的景象,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慨,好似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此后,林帆回到门派,开始以全新的心态面对修仙之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为了追求快速提升修为而盲目修炼,日夜颠倒,不顾身体的承受极限。如今的他,更加注重自身心境的修养,每日都会抽出时间来打坐冥想,让自己的内心在静谧中得到沉淀和升华。在与同门相处时,他也放下了对师妹那份过于炽热的情感,不再让这份情感成为自己修行路上的羁绊。他以一种更加平和、自然的态度对待师妹,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纯粹和融洽。
然而,修仙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平静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不久后,门派接到了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封印上古魔神的封印松动了,魔神的力量正在逐渐渗透出来,如果不及时加固封印,一旦魔神挣脱封印,整个修仙界乃至世间万物都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门派决定派遣修为较高的弟子前去加固封印,林帆得知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与几位同门一同踏上了这充满危险的征程。
当他们来到封印之地,一股诡异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气息阴冷而邪恶,仿佛是从地狱深处散发出来的。阴暗的天空中,不时闪过一道道暗红色的闪电,那闪电如同狰狞的巨龙,在天空中肆虐。大地也在微微颤抖,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被这股黑暗的力量撕裂。
“大家小心,这封印之地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性命不保,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带队的师兄神色凝重,眉头紧锁,低声提醒着众人。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在这诡异的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清晰,如同警钟一般,在众人的心中敲响。
林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想起师父的教诲,无论面对何种危险,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只有平静的内心,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就在这时,一只巨大的魔影从封印的裂缝中缓缓探出,那魔影身形巨大,遮天蔽日,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咆哮声如同滚滚雷声,在空气中回荡,震得众人的耳膜生疼。
“准备战斗!”师兄一声令下,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冲锋的号角。众人纷纷祭出法宝,一时间,光芒闪烁,各种各样的法宝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将这片黑暗的土地照亮。法术的轰鸣声在这片黑暗的土地上响起,如同密集的鼓点,打破了原本的寂静。
林帆挥舞着手中的仙剑,剑招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呼呼的风声。他与魔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魔影的力量强大得超乎想象,每一次攻击都带着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仿佛能将一座小山夷为平地。林帆被这冲击力震得连连后退,手臂也传来阵阵酸痛,但他并未慌乱,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丝清明。他凭借着平日里刻苦修炼的剑术和对自然之道的领悟,巧妙地化解着魔影的攻击。他的身形在魔影的攻击下灵活地穿梭,如同一只敏捷的燕子,在狂风中自由飞翔。
在战斗的间隙,林帆突然发现魔影的攻击似乎有着一定的规律,就如同自然的变化一般,有起有伏。它的攻击时而猛烈,如同汹涌的海浪;时而舒缓,如同潺潺的溪流。他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他不再盲目地抵挡魔影的攻击,而是开始顺着魔影攻击的节奏,寻找着它的破绽。他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紧紧盯着魔影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终于,在魔影攻击的间隙,林帆瞅准时机,将全身的灵力汇聚于剑尖,那剑尖上的灵力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他施展出一招威力强大的剑技,这剑技是他在修炼过程中,结合自然之道所领悟出来的。一道耀眼的剑光闪过,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带着无尽的力量。魔影发出一声惨叫,那惨叫声中充满了痛苦和不甘,它的身形瞬间消散,化作一团黑色的烟雾。
众人合力,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成功加固了封印。当最后一丝黑暗气息被驱散,阳光重新洒在这片土地上时,那温暖的阳光仿佛是希望的使者,驱散了所有的恐惧和阴霾。林帆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回到门派后,林帆受到了师父和同门的称赞。师父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赏和欣慰,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的徒儿,终于长大了。”同门们也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夸赞他的勇敢和智慧。但林帆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这只是修仙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在这条顺应自然、修心问道的修仙之路上,继续坚定地前行,探寻那无尽的奥秘。
多年后,林帆已然成为门派中的一代宗师。他时常坐在那曾经与师父对话的断崖之畔,望着那片熟悉的山川云海。山川依旧,云海依旧,可他的心境却与往昔大不相同。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深邃和从容,那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智慧和淡然。他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与泪水,那些挫折与成长。他明白,修仙之路,其实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只有放下过多的好恶执念,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在这漫长的仙途中,找到真正的自我,领悟那至高无上的大道。而这条大道,没有尽头,他将永远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没有情欲的吗?”庄子说:“是这样的”。惠子说:“人如果没有情欲,怎么能称作人呢?”庄子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能不称作人呢?”惠子说:“既然已经称作了人,又怎么能够没有情欲?”庄子回答说:“这并不是我所说的情欲呀。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惠子说:“不添加什么,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庄子回答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如今你外露你的心神,耗费你的精力,靠着树干吟咏,凭依几案闭目假寐。自然授予了你的形体,你却以‘坚’、‘白’的诡辩而自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