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老虎不发威就是病猫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一段楼梯!
在他们高中入学的时候,说的是全部包分配。在毕业两年半之后,领导告诉他们说他们班包分配了一半,就是学习排名往前的27名同学。她是第五名,当然也包括她。
在这27名同学之中,再淘汰掉男生身高一米七以下的,女生身高一米六以下的。再除去那些自己已经找到了出路的和体质太弱的,有12个同学分配回了铁路。并且,全民制变成了合同制,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
其中,自己找到出路的占七个,被身高和体质刷掉的占八个。无论这个身高,还是这个学历,在当地,都是优中选优的。
她的身高,在上体育课列队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了。是中等偏上,并且比较匀称的。这可是当初,他们在老师喊:“全体都有,向右看齐”的时候,万万都没有想到过的。
不然,可是笑不出来的。
体育老师是最专业,最一丝不苟的。谁高半厘米,谁矮半厘米,可是逃不过他明亮的双眼的。体育老师哪有近视的?
没错,“全体都有”。
没错,“向右看齐”。
向高个子看齐,向高分数看齐。
岂止是冼锐对她挑剔,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么挑剔的。岂止是冼锐对她违背了诺言,只要是挑选的标准变了,这个社会就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是诺言。只有一直向前,再向前,才可能是相对相对地稳那么一点点。
第一名和第二名,早早地读了大专,为自己找好了出路。她们最后还是分回了铁路,不过她们到了机关,成了干部。
要不然,她们的身高远远不够,她们是等不来这一次的分配的。小叶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那块短板,她们竭尽全力,用尽了自己所拥有的那块长板。
空余下来的15个名额,全部面向社会招聘。铁路这个待遇,确实吸引来了地方上那些比他们更优秀的人。即便是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所不想要的,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也得不到。
现在的恋爱也是如此,有样学样。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非娶谁不可,非嫁谁不可。甚至是非娶不可,甚至是非嫁不可。
这就是这个魔幻的世界。
从投胎开始,从出生开始,从第一口饭菜开始,就需要不停地奔跑。他们的父辈,都是当年成昆线的建设者,都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
他们在建设完成昆线之后,被分配在了成昆线。拥有了跳出农门的铁饭碗,好工作。这就已经是国家给他们的最好的回报,给他们的最好的福利了。
但是他们的后代,却不可能顶替他们的工作,就像皇权已经被推翻,皇位不能够继承一样。
长得不够强壮,学习不够好,他们只要有一点点退化。他们就不配守护这样一条,用鲜血和汗水筑成的铁路。老虎不发威,就是病猫。上一辈吃过苦,知道珍惜。到了第二代,就未必。
她曾经问过一个养蜂人:“蜂王死了怎么办?”他笑了,说:“还等得到它死!只要有一点点蔫,就扔了。”
只是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的父母和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在高中念书时,他们还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曾记小时候在大凉山深处的小站,有一天晚上漆黑的大山顶上忽然亮起了密密麻麻的火把,神秘而恐怖。父亲说:“那全部都是人,那是彝族在过火把节。”
父亲还给她讲了火把节的来历:天神派随从到人间收租,人间六月,青黄不接,无租可交。人间英雄摔死随从,天神又放出天虫,想吃掉人间庄稼。英雄教人们用火把驱逐和烧死天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为了庆祝这个非常艰难,来之不易的胜利,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三天,彝族人都要举起火把过他们的“火把节”。
原来,火把节的来历是这么悲情,是人与天相抗争,最后人赢了天的故事。是先大悲之后才有的大喜,而不仅仅只是纯粹的喜庆洋溢。
在这之前,她还以为,小站和老家都已经是大山里的大山。没想到,山外还有山,人外还有人。它的本意比它的引申义,更让人惆怅。又或者是,她所见过的高人,还远远不够。
那些哪怕能够住在最偏僻的公路旁,铁路旁的人们,都已经是上帝的宠儿,受尽了老天的眷顾。在成昆线之外的地方,全部都是莽莽大山。如果不修成昆线,脚下这里的土地就是“地无三尺平”,也全部都是莽莽大山。
更别说那些城市里的人了,他们享受到了全国最好的东西,却无知无觉。在缺衣少食的困难时期,尤其是。
如今,山上的很多人都已经搬到了山下。而那些原来就住在山下的人,居然要去北京信访。说是那些搬下来的人,占用了他们的土地。却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自己的先辈,也是从山上迁移而来,或者是从别处逃难而来。
就像城里人,不愿意农村人进城一样,谁也阻止不了历史的脚步。大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大家都要共同进步,才能够与发达国家相抗衡,国家才有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