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那个姑娘,重拾书本 (第2/2页)
时越【妈替你着急。】
覃衍【你可以先有女朋友。】
时越【你回来的时候,自然就看到了。】
覃衍【???】
—
正月初六,姜平津恢复正常上班,开始早出晚归。
姜觅当了几天米虫熟悉周边环境之后,开始她的找工作之旅。
没事做的日子,很无聊的。
刷过那一条又一条的招聘信息,经过几次面试之后,姜觅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她要重拾书本,重新参加高考。
当晚,她就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姜平津。
那时候,姜平津刚下班回来。
听到她的决定后,怔愣半晌,蹙着眉宇问:“怎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什么事了?”
姜觅摇摇头,“没有,虽说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可现实是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更高的学历获得更多的机会,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你说的没错。”
就像姜平津自己所在公司,办公室里的那一个员工不是高学历,学历最低的也是本科,还说在不太重要的位置。
不否认,有时候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可是,有能力又有学历的话,很多事就能更上一层楼。
更何况她今年才24,年纪轻,精力旺。
以前她又不是没有参加过高考,几年过去就算很多东西都已经忘记,不过书本学习对她来说,从来不是一件难事。
“既然想清楚了,就去做吧。”姜平津算了算时间,“现在到高考,还有好几个月。”
“嗯。”
“去报一个复习班吧,那样或许会轻松一些。”
“二叔你安排。”
姜觅起身回对面,走到门口,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问姜平津,“瑶瑶也在备战高考,年前的事好还帮她买过复习资料,要不把她也弄过来,都是复习,这边的资源肯定县城那边好得多。”
“她是应届生,现在是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就算她愿意,她们学校那边肯定也不会同意。而且换了新的环境,短时间内她不一定能适应。说不定还会顾此失彼,到时候你这边有新的资料,给她一份就是了。”
“也行。”
—
正月十二,星期一。
姜觅抱着自己的资料,跟在一名工作人员后面。
姜平津给她找了一家专业复习机构,离浅水湾很近,走路也就二十分钟。
工作人员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根据你的情况,我们把你安排在十六班。十六班班主任是刘娇,一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
此刻未到上课时间,学生们大部分聚集在走廊上,还有一些人依旧坐在座位上埋头苦学。
“十六班?有这么多人复读吗?”
工作人员笑得眼尾都起了褶子,“我们是市里最好的高考复习机构,每年那些想要复读的孩子,大部分都会选择我们这里。我们有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有……”
工作人员巴拉巴拉说了很多。
“这里就是十六班,”,工作人员朝教室里喊了一声,“刘老师,你们班来新同学来。”
“进来吧。”
听声音很年轻。
“去吧,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到教务处找我。”
刘娇确实很年轻,也就二十七八岁,五官标致,一张脸圆呼呼的,看起来还有点可爱。
刘娇早就接到了通知,她班上要来一位大龄考生,都24岁了。
别人24岁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她才来参加高考。
她实在弄不明白,前面多年不参加考试,怎么到现在这个年龄才想起来参加高考。
钱多烧的慌?
把疑惑和不满压在心底,刘娇面上还是保持了作为老师她应有的素养,“既然来了,就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花了那么多钱,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多谢老师。”乖巧又有礼貌。
刘娇收拾着讲台上的教案资料,“你随便挑一个位置坐下吧,下一节课是数学,提前做准备吧。”
来这里复习备考的学生各有不同。
有考试时状态不佳或知识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有因为不满意学校调剂没有选到自己满意专业的,还有像她这种高中毕业几年又回来参加高考的。
与应届生相比,他们的压力更大。
看书刷题,记公式背单词,每个人都专注着自己的事情,真的应了那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天的课程下来,姜觅还是感觉有些吃力。
几年过去,知识点几乎忘的差不多。
最要命的是英语,英语靠的是积累,而且跟实际应用还很不一样。
下午下课之后,她就背着书包准备回家。
她需要重新制定学习计划,知识点没有过完一遍之前,她不会再回来上课。
从复习机构出来,她打算先去吃饭。
“姜小姐!”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她身侧,车窗降下,露出覃时越那张故乡优越清俊出尘的脸。
“覃医生?”
姜觅单手拎着包,夕阳的余晖落在她身上,照在她眼睛里,就像蒙上一层光,站在那里看着他,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你怎么在这儿?”
“去哪儿?”覃时越侧着脸,下巴微抬,刚好露出精致的下颚线,“要不我送你一程?”
姜觅眨吧眨吧眼睛,“去吃饭。”
“我也还没还没有吃,不介意的话一起吧,我请客。”
姜觅望了望四周,看见对面不远处有一家烤肉店,“我想吃烤肉。”
覃时越勾唇,“我知道一个地方,味道还不错,干净卫生,环境也好,我带你去。”
姜觅上车后,车子缓缓驶入车流。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有点堵,车子行进得很慢。
覃时越斟酌着开口,“姜小姐,我记得的上一次给你的医嘱上很清楚地写着,你最近的饮食最好清淡一些。”
姜觅把包丢在后排,手里拿着手机,给二叔发信息,不以为然,“你想说什么?”
覃时越试探着说:“我知道一家养生火锅,她们的汤底都很清淡,味道也不错,比较适合目前的你。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兼顾你的身体。”
姜觅刚想说什么,覃时越又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是现在过去那边不堵车。”
姜觅伸着头看了眼前方的车流,“行吧。”
路口,覃时越将方向盘一转,车子拐上了另一条路。
“覃医生对这里很熟?”
“还行,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亲眼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变迁。”
“土生土长的清江人?”
“是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