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撤出南照 (第2/2页)
这一发现让李敢和王安大为震惊,他们没想到天宝号总舵竟然被渗透得如此严重。两人心急如焚,立刻找到张平,言辞恳切地恳求道:“张公子,如今看来,天宝号内部危机四伏,玉娇姑娘能力出众,还请您务必留下她,让她多出点力,早日肃清内部敌人,这样才能保住我们的秘密,保住天宝号啊!”
张平看着两人焦急的模样,心中明白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只能无奈地替二人说好话:“这段时间就辛苦玉娇多忙一下吧,她曾经在谍报工作方面确实很擅长。”同时,他也暗中告诉张玉娇自己秘密据点的位置,轻声说道:“你要是想过来,随时都欢迎。”
一天夜里,月色如水,洒在天宝号的屋顶上。只见从天宝号内部走出五六个普通人,他们身形匆匆,每人都带着不少行李,径直朝着城北的方向而去。这些人正是柳盈盈、提莉丝等人,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秘密据点进发。当他们来到秘密据点的山脚下时,两名李敢的心腹正值守在那里。他们警惕地打量着来人,待确认身份后,才放下戒备。
张平迎上前去,看着众人,温和地说道:“以后大家可以自由出入,但是回来之前一定要小心点,注意别被尾巴跟上。”他的目光在提莉丝身上停留了片刻,再次叮嘱道:“一定要多加小心,江国的暗探无处不在。”提莉丝坚定地点点头,回应道:“公子放心,我们一定会注意的。”
第二天,阳光洒满了整个秘密据点。张平早早地起了床,他派人前往总舵,取出存放多年的稿纸。这些稿纸承载着他半年多时间的心血结晶,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项发明草稿、对天宝号未来发展的规划,还有一些尚未公开的商业机密。如今局势愈发紧张,是时候让这些智慧的结晶发挥作用,实现它们的价值了。
他坐在屋内,轻轻翻开那些稿纸,思绪飘回到了过去的半年时光。在那段日子里,他日夜钻研,不断收集各方情报,与各方势力周旋,才整理出了这些宝贵的资料。他深知,这些稿纸将是他手中的重要筹码,在未来的江湖博弈中,或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这个看似平静却暗藏汹涌的江湖中,秘密据点的建立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张平与他的同伴们正以各自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准备。他们清楚,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在这片江湖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在秘密据点那间光线略显昏暗的屋子里,张平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眼前那卷已然泛黄的发电机图纸。这图纸历经岁月摩挲,边角微微卷曲,纸面也因频繁翻阅而变得粗糙,可其上所绘的复杂构造与精密线路,在他眼中却好似神秘的古老符文,蕴藏着改天换地的伟力。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曾经的现实世界里,那些在各地所见的奇巧物件与精妙机械,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在他的脑海里熠熠生辉。
那个曾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他见过那构造精妙、能精准计时的水钟。巨大的铜壶层层叠叠,清澈的水流有节奏地滴落,推动着指针缓缓转动,精准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展现出匠人们对力学与水流规律的深刻理解;而在偏远宁静的山乡,他又见识到了那巧妙的水力翻车,湍急的水流冲击着车轮,带动着水槽中的木板,将河水源源不断地提升到高处,灌溉着干涸的农田,那是百姓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力量的巧妙运用。这些经历如同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如今被张平一一拾起,串联成他制造发电机的灵感源泉。
打造发电机的首要任务便是冶炼铸铁,以制成坚固耐用的外壳。这看似普通的外壳,实则是整个发电机的根基,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后续运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张平亲自前往矿石产地,在堆积如山的矿石中精挑细选,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筛选出杂质最少、纯度最高的铁矿石。他带着这些珍贵的矿石,率领阿艳、柳盈盈等人来到铁匠铺。
铁匠铺内热浪滚滚,熊熊燃烧的炉火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将整个空间烘烤得炽热难耐。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金属气息,混合着煤炭燃烧的气味,令人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风箱被拉得呼呼作响,火苗不时从炉口蹿出,映红了众人的脸庞。
阿艳自从南照国那场生死攸关的劫难后,便如同紧紧系在张平身上的丝线,片刻也不愿分离。在她的世界里,张平就是她的全部,是她生命的核心。那次险些失去他的恐惧,犹如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痕,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
因此只要是张平投身其中的事情,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面对眼前艰苦的冶炼工作,她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抄起沉重的铁锤,准备大显身手。
别看她身形娇小,平日里宛如柔弱的花朵,可一旦运起内力,那股爆发力却不容小觑。在内功的强力加持下,她挥动铁锤时,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烧得通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伴随着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仿佛是她对这份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守护张平的无声誓言。
张平则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手中紧紧攥着那卷意义非凡的图纸,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阿艳的操作。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专注,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微微点头。
每当阿艳完成一个关键步骤,他都会立刻走上前,用手中的木棍轻轻指着图纸上对应的部位,耐心细致地讲解:“这块的尺寸要再精准一些,宽度需增加一寸,凹槽的弧度要更加圆润流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各个部件的安装严丝合缝,发电机的性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阿艳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住地点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她那因高温和劳累而涨得通红的脸颊上,但她浑然不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铁锤和眼前的铁块上。
柳盈盈起初站在一旁,看着那热浪滚滚的炉火,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炽热的温度让她本能地想要退缩,可当她看到阿艳那坚定的身影,以及她望向张平时眼中流露出的深情与执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心底油然而生。
她咬了咬牙,一鼓作气退掉了厚重的外衣,只穿着轻薄的里衣,毅然拿起铁锤加入到冶炼的队伍中。她主要负责协助阿艳翻动铁块,确保每一块铁都能受热均匀。她的动作小心翼翼,眼神中满是专注,每一次翻动都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使命。
提莉丝对眼前制造发电机的复杂工序实在提不起兴趣,她的心思全然被医学的奇妙世界所吸引。于是,她转身离开铁匠铺,朝着不远处那间弥漫着草药香气的小屋走去。
屋内,两位师傅正全神贯注地研究药理,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各种颜色、形状各异的草药和药剂。提莉丝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师傅们熟练地研磨草药、调配药剂,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沉浸在医学的神秘海洋中。
铁匠铺里,炉火愈发旺盛,那是柳盈盈奋力拉动风箱的成果。风箱每一次有力的开合,都如同为这炽热的熔炉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让火焰蹿得更高、更旺。在这酷热难耐的环境中,阿艳和柳盈盈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们手中的动作。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数小时努力,机壳部分终于大功告成。那成型的铸铁外壳,线条流畅自然,尺寸分毫不差,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与汗水,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又震撼人心的美感。
张平看着完成的机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成果的满足,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但他深知,这仅仅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他马不停蹄地派人运来大量铜矿石,这些矿石将在接下来的工序中被炼制成至关重要的铜丝。矿石被投入炽热的熔炉,经过高温熔炼,化作通红的铜液,随后被压制成薄薄的铜片。
接着,张平让阿艳和柳盈盈运用深厚的内力,小心翼翼地夹住铜片的两端,缓缓拉伸,将其变成纤细均匀的铜丝。两人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控制着内力的输出,每一丝力量的变化都精准无比,确保铜丝的粗细完全符合要求。拉伸完成后,她们又细心地为铜丝刷上绝缘漆,这一步至关重要,关乎着发电机的电路安全,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最后,按照图纸上精确到毫厘的要求,将处理好的铜丝一丝不苟地安装在定子凹槽处,再装上精心挑选、反复打磨的磁铁转子。
随着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毕,一台基础版的发电机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宣告成型。它静静地伫立在铁匠铺中,外观虽然质朴无华,甚至略显粗糙,但在张平眼中,它却仿佛是一件稀世珍宝,蕴含着无尽的能量与希望。
这台凝聚着众人智慧与汗水的发电机,即将为这个看似平静却暗藏波澜的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张平凝视着自己的杰作,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期待的光芒,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全新道路,而这台发电机,或许将成为他们改写命运的关键钥匙 。
在完成发电机的基础构造后,更关键的环节接踵而至。张平站在铁匠铺中,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发电机,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后续步骤。要让这凝聚众人无数心血的发电机真正运转起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烧煤制造蒸汽带动蒸汽活塞做功,进而传递动能给电机转子,促使其持续旋转,便是当下最为关键的一步。
好在这座隐蔽的小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配备了两口独立的水井。井水清澈而丰沛,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为这场伟大的创造贡献力量。张平指挥着众人将煤炭搬运至特制的蒸汽炉旁,这些煤炭乌黑发亮,质地坚硬,是驱动蒸汽的优质燃料。随着一铲铲煤炭被投入炽热的炉膛,火焰瞬间被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橘红色的火光映红了众人的脸庞。
张平又取出另外一套精心设计的活塞装置。这套装置关系到能量的有效传递,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减小活塞在运动过程中的磨损,他耗费心思制造了一对配套的大小铸铁环。这对铸铁环的工艺要求极高,其内径和外径的尺寸精度都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
张平亲自上手,将铸铁环小心翼翼地组装起来,精准地卡住活塞。在环的中间,他巧妙地填充了一颗颗圆润的铁珠,这些铁珠如同灵动的精灵,在铸铁环之间滚动,极大地减少了活塞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活塞能够更加顺畅、高效地往复运动。
仅仅保证活塞的顺畅运行还不够,为了控制电机转子的转速稳定,确保输出电压的平稳,张平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设计与制作中。
他精心为转子制作了一套中间定速轮,这个定速轮的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力学原理。它由多个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组成,通过巧妙的齿轮比设计,能够根据转子的实时转速自动调整传动比,从而使转子始终保持均匀的转速。
当张平将这套定速轮安装到发电机上时,整个发电机的运转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仿佛一个精密的机械钟表,每一个零件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协同工作,为产生稳定的电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便是制作钨丝灯泡。好在钨丝这种材料在襄樊城里就有售卖的地方,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去寻找。张平安排人手前往城中采购,自己则在铁匠铺中着手制作简易开关。
他找来一些绝缘性能良好的木材和金属片,凭借着自己对电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将木材雕刻成合适的形状,再把金属片固定在木材上,通过巧妙的设计,使金属片能够在接触和分离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当一切准备就绪,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月光如水,洒在铁匠铺的屋顶上,为这场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实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此时,炉膛中的煤棍已经熊熊燃烧了许久,炉中的温度急剧升高,蒸汽在密闭的管道中不断积聚,压力逐渐增大。终于,蒸汽推动着活塞开始飞快地运动起来,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张平深吸一口气,缓缓伸出手,按下了那个启动开关。瞬间电流沿着精心铺设的铜线飞速流动,灯泡中的钨丝开始发热、发光。起初,灯光只是微弱地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般若隐若现,但随着电流的稳定输入,灯泡的亮度逐渐提高,越来越亮,直至变得十分刺眼,将整个铁匠铺照得如同白昼。
张平激动地看向众人,大喊道:“快,吹灭蜡烛!”铁匠铺的众人如梦初醒,纷纷吹灭手中的蜡烛。刹那间,原本有些昏暗的铺子被灯泡的光芒填满,每一个角落都被照得纤毫毕现。柳盈盈和阿艳站在一旁,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柳盈盈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平哥,你老实交代,你还有多少秘密没说,你怎么能想到这种东西?”阿艳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中满是崇拜与好奇。面对她们的追问,张平只是微笑着,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奇迹等待着他们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