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女臣献策 (第2/2页)
“如今北桓兵败势弱,正是他们社稷存亡的危难关头,由不得他们答不答应,若是北桓老可汗不答应,陛下可以派人透露消息给北桓,就说大黎的朝堂之上主战派已经占尽了上风,北桓若是再要迟疑,只怕国将不国,就连和亲的机会都没有了,那老可汗是个明白人,他自会掂量清楚的。”
诸葛忆荪听着双鲤的话,觉得甚有道理,于是让邦政台按照双鲤所言,拟定了国书,便派遣皇甫容诫的胞弟——皇甫从诫带上国书出使北桓。
北桓可汗看过国书,知道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只好答应了诸葛忆荪的要求——与大黎和谈、修订盟约、重新与大黎开放互市,并与大黎和亲,北桓可汗下令,将郁久闾氏之女收为义女,嫁与庆国公之子——慕容丕。
皇甫容诫从月孙返回京城后,看诸葛忆荪这般处置此事,也称赞不已,后来才知道此事是双鲤给诸葛忆荪出的主意,皇甫容诫也当着诸葛忆荪的面称赞双鲤此计甚好,自此对双鲤刮目相看。
双鲤与皇甫容诫联手,整合邦政台与福商盟的力量,暗中支持郁久闾氏,让郁久闾氏在北桓境内的声望甚至盖过了王族乞伏氏,让北桓可汗头痛不已,也正因如此,自此北桓忙于对付冉冉升起的郁久闾家族,与大黎息兵止戈,两国数十年间再无战事。
经过此事,也让诸葛忆荪对双鲤愈加倚重,正式擢升双鲤为三品贾正大夫。
自此双鲤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贾正台最高长官,也是大黎前朝正三品以上官员中的唯一一位女臣。
临近年关,双鲤终于忙完了贾正台之事,这一日归家,又在前厅与焦聪说话,陶氏觉得好奇,便等他们二人说过话,往前厅上来,问双鲤道,
“好不容易回家来,陛下赐了你五日休沐,不好好歇歇,又与焦管事嘁嘁喳喳地说什么要紧事呢?”陶宜涓问道。
双鲤走上前去,亲自搀扶着陶宜涓坐下,对陶宜涓笑着说道,“什么事瞒不过姐姐,是那一日嘉秀邀我往太仓会馆泡温汤,被那温汤勾起我的瘾来了,我是想,与其大老远的跑到别人家去泡温汤,不如咱们自己开一家温汤店,既能自己随时享受,还能赚几两银子贴补家用,用来宴请亲友同侪也是极好的,何乐而不为呢?”
“赚几两银子贴补家用?难道还嫌咱们里里外外赚的银子不够不成?”陶氏笑着说道。
“贴补家用倒是其次,姐姐不知道,这泡温汤可舒坦了,与其一趟一趟的去人家泡汤,给别人送钱去,还不如自己开一间,等自己想泡温汤的时候图个便宜罢了。”
“可看好地方了?”
双鲤听了,笑着说道,“什么都瞒不过你,已经看好了一处,就在甘泉会馆,当真是极好的地方,听说那处汤池中的温汤,与甘泉宫中的源自一处,最是养人的,我正想让焦聪去盘下来呢。等这温汤店开了,请姐姐每日都去泡一泡可好?”
陶宜涓笑着说道,“我身子弱,若是泡肿了岂不更难以见人了?我只是怕你累着,刚忙完了贾正台的事,不曾好好歇歇,又要忙这个营生。”
“这有什么,累不坏我的。”
“且先不说这些,你如今得空,真不去桂仙阁瞧瞧?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趁着还清醒些,去瞧瞧他吧。”陶宜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