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液晶屏的野望 (第2/2页)
蒋震廷一听,突然笑了起来,这蔡教授简直是把自己当成红星电子的人了。
不仅仅是帮忙把随身听的技术落地,还操心着产品技术更新和制造成本的事情。
要不是许远培坚决拒绝一切挖角蔡教授的行为,蒋震廷真想让他就留在红星电子工作。
而且看蔡教授这样子,估计也是乐意的。
“现在我们的液晶屏主要是从哪里采购的?”蒋震廷偏了偏头,余光扫向身后的陈浩南。
“我们现在的液晶屏都是是从夏埔和东之两家公司采购的,他们的技术和价格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竞争者。”
不得不说当下的倭国在半导体、电子方面的技术是真的很厉害,不然也不会引起他们美国爸爸出手制裁。
这真是把老子的生意抢光了,才会让美国立法来遏制倭国半导体的发展。
比他技术好的没他成本低,能比他成本低的,根本技术生成,这时的倭国简直就是独一档的生态位。
可惜自身市场太小,被美国遏制住了出口的路子,很快就走了下坡路。
蒋震廷闻言,又看向蔡教授:
“蔡教授,如果这液晶屏技术在华夏落地的话,你觉得哪些企业能有这个实力?”
工业生产不仅仅是技术到位就能解决,还需要考虑生产能力和周围的配套能力。
屏幕的生产,蒋震廷之前也有过了解,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不低。
而且屏幕作为一个加工品,生产工序颇多,还需要精密电子器件的生产设备和相应的人才。
论生产难度可能比当初红星电子靠着一块自研芯片和解压技术做出dVd还高。
如果红星电子想自己平地起高楼,少说也要2年时间才能把这生产车间建起来。
以蒋震廷现在能买就买的经营策略,显然是不愿意自己从零开始做的。
不过现在手上也没有外汇了,去收购国外的企业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干脆把目光放到国内。
先收购一家有生产能力的企业,然后一边让实验室的技术在生产阶段落地,一边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这样就能最快的速度,将一项技术在红星电子内部孵化出来。
不过这种收集信息的工作,他并不擅长,或者说没那么多时间去做,蔡教授对这方面有了解,就干脆直接问他。
之后自己再派人进一步的调查就好。
“燕京电子管厂,一直做电子管、显像管一类的电子元器件,技术积累十分雄厚;
中科院下面的春城光机所也有一定生产能力,不过规模不大。”
蔡教授熟悉的还是国有企业,毕竟他的圈子也主要是和这些单位打交道。
现在可没什么私企能像红星电子这样财大气粗的找到水木大学进行合作。
“好的,如果后续去这些企业考察,估计还得麻烦蔡教授给我们出出意见。”
蒋震廷心里盘算着,既然蔡教授挖不动,但是自己一直“借”着他,许远培应该也说不出一二吧。
“没问题,蒋先生有事直管说。”蔡教授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蔡教授,那我们就不打扰,您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