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梨园宴上试新曲 (第2/2页)
在林澈的审问下,一名刺客终于交代了实情。原来,这些刺客是太平公主的政敌暗中雇佣的,他们企图在梨园宴上刺杀李旦,嫁祸给太平公主,从而引发朝堂大乱,他们好从中渔利。太平公主得知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没想到自己的政敌竟然如此阴险狡诈。
“这些人实在可恶,竟敢如此算计我!” 太平公主愤怒地说道。
林澈安慰道:“公主,先不要生气。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接下来我们要小心应对,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李旦听了刺客的交代后,心中也十分愤怒。他下令将这些刺客全部打入大牢,严加审讯,务必查出背后的主谋。同时,他也对朝堂上的局势感到担忧,他知道,此次事件只是一个***,朝堂上的争斗恐怕会愈演愈烈。
“太平,林卿,此次事件绝非偶然,朝堂上的局势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关头。朕希望你们能以大局为重,共同维护我大唐的稳定。” 李旦看着太平公主和林澈,语重心长地说道。
太平公主和林澈连忙跪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维护大唐的稳定。”
梨园宴上的这场刺杀事件虽然暂时平息,但却让朝堂上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也因为此事而更加激化,双方的支持者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互不相让。林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试图劝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放下成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但却收效甚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一方面加强了对太平公主的保护,防止她再遭刺客袭击;另一方面,他也在暗中调查那些企图破坏朝堂稳定的势力,希望能找出幕后主谋,彻底消除隐患。而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与她的政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她利用自己的势力,打压那些对她不利的大臣,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林澈的调查并不顺利。那些幕后势力隐藏得很深,他们行事谨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林澈深知,要想找出他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此时,朝堂上的局势却越来越紧张,各方势力剑拔弩张,一场更大的危机似乎即将降临。
一日,林澈正在府中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接到消息,说李隆基在朝堂上与太平公主的支持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险些动起手来。林澈心中大惊,他知道,如果双方的矛盾继续激化,大唐必将陷入内乱。他顾不上多想,立刻赶往皇宫,希望能从中调解。
当林澈赶到皇宫时,朝堂上的气氛十分紧张。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者们分成两派,互相指责,争吵声不断。李旦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却无能为力。
林澈走上前去,向李旦行礼后,说道:“陛下,如今朝堂局势如此紧张,若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引发大祸。请陛下让臣来调解此事。” 李旦无奈地点点头,他也希望林澈能化解这场危机。
林澈转身看着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者们,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大唐刚刚经历了动荡,百姓们渴望安宁,国家需要稳定。我们都是大唐的臣子,应该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怎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争吵不休?如今外有强敌,内有忧患,若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又如何能抵御外敌,治理国家?”
众人听了林澈的话,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心中也明白,林澈所说的句句属实,但为了各自的利益,却又不愿轻易让步。
李隆基看着林澈,说道:“林卿,我并非想与太平公主争权,只是她的一些做法实在让我难以认同。她在朝中培植党羽,独断专行,长此以往,大唐必将陷入危机。”
太平公主的支持者们听了李隆基的话,纷纷反驳:“殿下,您这是在污蔑公主!公主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大唐的稳定。倒是您,处处与公主作对,才是心怀不轨!”
双方又开始争吵起来,林澈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无奈。他知道,要想化解这场矛盾,必须让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他看着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说道:“殿下,公主,如今的局势对大唐十分不利。我们不能再这样内耗下去了。不如我们先放下分歧,共同应对眼前的危机。等度过了这个难关,再坐下来好好商讨国家大事,如何?”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听了林澈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心中都明白,林澈的话是为了大唐的利益着想,但要让他们立刻放下分歧,却也并非易事。
过了许久,李隆基终于开口说道:“林卿所言有理,我愿意暂时放下分歧,与太平公主共同应对危机。但希望公主也能做出一些改变,不要过于独断专行。”
太平公主看了李隆基一眼,说道:“既然殿下有此诚意,我也不是不讲道理之人。我愿意与殿下共同合作,维护大唐的稳定。但我希望殿下也能尊重我的意见,不要处处与我作对。”
林澈见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心中十分欣慰。他说道:“如此甚好。陛下,如今朝堂上的危机暂时化解,我们应该尽快商量如何应对外敌和国内的问题。”
李旦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说道:“林卿说得对。如今吐蕃在边境蠢蠢欲动,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发生了灾荒。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于是,众人开始商讨应对吐蕃和灾荒的办法。林澈凭借着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建议加强边防防御,利用一些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来抵御吐蕃的进攻;同时,在国内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组织百姓进行生产自救。众人听了林澈的建议,都觉得十分可行,纷纷表示赞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共同努力,应对着朝堂上的各种问题。他们加强了边防防御,成功地抵御了吐蕃的一次小规模进攻;在国内,他们积极组织救灾,帮助灾民度过了难关。朝堂上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