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第2/2页)
病房里的人都笑了。
主治医生指着床头的军功章说:\这是昨天军部派人送来的,二等功。\
柳亚娟颤抖着拿起那枚沉甸甸的勋章,发现背面用小字刻着:\爸妈,我做到了\。
她突然想起儿子入伍前一晚,父子俩在阳台上喝酒时,陆小军说的那句\别给老子丢脸\。
\爸,我没给您丢脸吧?\陆阳望着父亲发红的眼眶。
陆小军别过脸,从口袋里掏出个铁盒:\你姥爷当年的勋章,该传给你了。\
三个月后的建军节,全军抗洪抢险表彰大会在徐州奥体中心举行。
柳亚娟特意穿了件崭新的蓝布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当大屏幕上播放陆阳在洪水中救人的画面时,她紧紧攥住丈夫的手,发现他早已泪流满面。
\下面请二等功臣陆阳同志上台领奖!\
掌声雷动中,陆阳拄着拐杖走上主席台。
他的作训服下隐约露出绷带,却把脊背挺得像标枪一样直。
当军首长给他佩戴勋章时,镜头突然对准他的袖口——那里缝着柳亚娟连夜补的针脚。
表彰会结束后,部队特意安排了家属见面环节。
柳亚娟抱着儿子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陆小军掏出手机,翻出抗洪期间拍的照片:\看,这是我们集团给你立的英雄碑。\
照片里,集团大门口挂着巨大的横幅:\热烈祝贺陆阳同志荣立二等功\。
几个小学生正在碑前献花,石碑上\忠孝两全\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走,回家!\陆小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妈炖了莲藕排骨汤,还有你最爱吃的红焖羊肉。\
暮色中的军营外,柳亚娟突然发现儿子的裤脚磨破了。
她蹲下身掏出针线包:\部队发的衣服就是不经穿......\
\妈,我自己来。\陆阳接过针线,笨拙地缝补起来。
月光下,他的影子与父母的影子紧紧叠在一起,仿佛二十年前那个在路灯下学骑车的少年,终于长成了让父母骄傲的模样。
回到家时,砂锅还在灶台上咕嘟作响。柳亚娟掀开锅盖,热气裹挟着莲藕的清香扑面而来。
陆小军从衣柜深处翻出那个铁皮盒,把陆阳的军功章和姥爷的勋章并排放在一起。
\咱们家三代军人,这下圆满了。\陆小军轻声说。
柳亚娟望着窗台上那半块怀表——那是陆阳出院时从洪水中打捞回来的。
表盖上的\忠孝传家\被洪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却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她摸出儿子的来信,信里写道:\妈,部队发的毛衣很暖和,但我还是最喜欢您织的。等冬天来了,能不能给我织条围巾?\
窗外,一轮新月悄然升起。柳亚娟把军功章轻轻放在她父亲证书旁,三代军人的照片在烛光下连成永恒。
她知道,这份跨越时空的荣耀,将永远照亮陆家子孙的从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