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鱼塘扩建 (第2/2页)
说着,他顺手拿起桌上的纸和笔,低下头,迅速在纸上画了起来。
“你看,池塘里养鱼,池塘四周种桑树,桑园里养鸡。鱼池里的淤泥以及鸡粪,可以当作桑树的肥料。蚕蛹和桑叶能用来喂鸡;而蚕粪又能喂鱼,如此一来,桑、鱼、鸡就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李建明一边画,一边详细解说。
几人凑近一看,纷纷点头称赞。
村长江大海率先叫好:“这个法子妙啊!不但能省下肥料钱,还能节省饲料成本。而且桑树还能结桑果,到时候又是一笔收入。”
钱文豪也跟着附和:“小江,你之前不是说想养鸡吗?就按老李说的这个桑鱼鸡模式来,绿色生态又环保,无污染,准没错。”
江晚柠看着李建明画的草图,也觉得这个模式相当不错。
虽说现在的农民种地,比不上修仙界灵植师那般能凭借灵力改天换地、点石成金。
但他们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也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种植智慧,像这种桑鱼鸡生态循环模式。
于是江晚柠看向村长江大海,问道:“那村长叔,剩下的那块地,我们家能租下来吗?”
江大海毫不犹豫地应道:“自然能行!咱村里闲置的地多着呢,我巴不得你能多租点,也好带动村子发展。况且你们家周围压根儿就没有其他人家,根本不存在有人跟你争这块地的情况。”
说起这个,江大海不禁感慨起江老爷子当年选地的独到眼光。
在过去,这片地位置偏远,鲜有人问津。
可放到当下,却恰恰为江晚柠发展自家农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简直是一块待开发的风水宝地。
方案一经敲定,江晚柠心里便有了底,也不再急着购买鱼苗。
她有条不紊地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等假期结束,我就去村委签租地合同,顺便提交扩鱼塘的申请。”
村长赞同地点点头,补充道:“申请流程最快三天就能走完,等审批过了,就能动工了。”
钱文豪一听,连忙接话:“那可太好了!等申请下来,地基也差不多该挖完了,挖掘机就能直接转场去挖鱼塘,这时间安排得刚刚好。”
李建明此刻也来了兴致,看向江晚柠,问道:“小江,你打算在鱼塘里养哪些水产呀?能不能养些螃蟹,像大闸蟹那种,清蒸或是做成香辣蟹,味道都一绝。”
钱文豪被说了也勾起了猪瘾:“那能再养些牛蛙不?要是能吃上小江你养的牛蛙,再配上泡椒,那味道,简直不敢想象。”
江大海也加入讨论,兴奋地提议:“我觉得养龙虾也不错,香辣龙虾、蒜香龙虾,这可都是餐桌上的热门美食,肯定受欢迎。”
这三个 “吃货” 你一言我一语,对着脑海中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谱各种畅想,说得眉飞色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然而,他们却完全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每种水产对鱼塘环境的要求大不相同。
就拿成鱼塘来说,水深最好保持在 2 - 3 米。
而螃蟹养殖,水深要求在 1 米到 1.5 米之间。
小龙虾和牛蛙的养殖条件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天生存在捕食关系,根本不能混养在同一个鱼塘里。
即便江晚柠能借用灵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不同水质对各物种的影响,可也无法阻止它们相互捕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