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摄影专业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师傅和貌美如花徒弟们!
1996年,这一年段丽雅18周岁,正式参加当年的高考。
母亲张诗对段丽雅寄予厚望。老段不以为然,孩子考上什么大学这是其次,重要的是孩子考上喜欢的专业,身体健康,即使下海创业也是一件好事。
张诗坚决反对老段的想法,认为只有考上大学,这才算人才,考不上大学就是一个庸才,只会做低档次工作。
老段和张诗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在一条线上。年龄越大,两个人的分歧越大。乜四仁很难和他们相处,在一定程度上乜四仁是支持老段想法的,张诗又特别钟爱段丽雅这个师傅,希望他为自己说话。
乜四仁感到张诗的观点极端,对没有文化人是一种鄙视和拚弃。社会需要一部分人成为科学家,还需要一部分成为知识分子,但大部分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社会劳动者需要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便可以了。你让一个社会劳动者上完大学,研究生,是对人才的浪费和资源金钱的浪费,是对人才的不尊重。
正因为如此,段丽雅在父亲的娇生惯养和任其放任的学习态度下成长,又在母亲张诗言传身教夹缝中生存。
段丽雅性格开朗,又开放自由,学习又特别刻苦认真。在张诗看来,段丽雅应该考取省上的重点大学,甚至于考上北大清华,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老段认为,段丽雅就是考个护士专业,从事护士或者师范大学教书,都是很好的发展前景。张诗大骂老段,认为这是一种惰性和没有文化的辩解。
两个人争论的不可开交,便把乜四仁叫来理论。
乜四仁以为师娘让自己过去吃饭,便高高兴兴骑上自行车来到张诗家,结果一听两人的观点,乜四仁推口说自己肚子疼,早上可能吃坏了东西,便跑了出去。
刚巧在楼下碰见了段丽雅。开始乜四仁还没有认出段丽雅,因为段丽雅高中一直住校,虽然经常在师娘家玩耍吃饭,一年时间没有碰见过段丽雅,高三学习特别繁忙。
他看着段丽雅出落的美丽大方,丰满而诱人。依然扎着马尾辫儿,穿着学生服装,看得出姑娘的成熟与稳重,甚至有些调皮和可爱。
段丽雅连叫两声师傅,乜四仁都没有在意,还四周看了一圈,并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姑娘就是段丽雅。
认真看看,才认出是段丽雅。段丽雅说:“师傅,怎么连小徒儿都不认得?我以为你当了省长,市长呢。”
乜四仁说:“这孩子爱开玩笑,我就是当了省长,市长,你也是我的徒儿,我怎么会不认你呢?”
他站着和段丽雅说:“你是回去想受气,还是想跟我去牟丽家去玩?”
“我放学肚子正饿着的。”乜四仁赶紧拉着她说:“走走走,我请你吃饭,这里有一家最好吃的火锅,是重庆引进过来的。”
他知道女孩子最喜欢吃的便是火锅,主要是火锅那种香辣味儿和麻辣味儿,更是女孩最爱。
段丽雅说:“师傅,我可没有那么多的钱请你吃火锅,这顿饭师傅应该请徒弟。”
乜四仁开玩笑说:“师傅再穷,每月还有五六百元工资。加上奖金,加班费也六七百元。这顿火锅还请得起你。”
“师傅还有稿费,肯定留作私房钱了。”
他们说说笑笑。便坐在了一张四人桌的火锅旁
“师傅今天从我家里出来,怎么又请我吃火锅?”
乜四仁说:“你回去是两头受气。”
便把她父母争论的话题复述给了段丽雅。
段丽雅说:“多亏我没有回去。我回去向着爸爸说话,妈妈要臭骂我一顿。向着妈妈说话,爸爸肯定又说我不忠不孝。我还是在外面吃的饱饱的,直接到学校去复习。”
乜四仁问段丽雅:“你的学习一直拔尖儿,高考应该没有问题。”
段丽雅说:“我学习要是不好,妈妈不是打死我,就是骂死我,甚至烦死我。我只有听妈妈的话。”
乜四仁又问:“那你对爸爸的观点反对吗?”
“其实,我也不反对爸爸的观点,每个孩子不可能都考上大学和研究生。不能让大家都坐轿子,就没有抬轿的人了。大家都坐在化验室里当科学家,谁去种田?谁到工厂务工?其实,爸爸的话里有许多正确的道理。对天慧聪明,有学习能力的人,应该很好的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对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从事体力劳动未尝不可。”
吃完饭后,乜四仁说:“你还是回家看看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父母肯定想你了。”
段丽雅说:“我回去必定会生气,而影响下一周的学习。”
“学校都放假了,你回学校干什么去?”
“我们一块儿去牟丽姐家,回家真是烦死了。”
“她孩子现在把家里闹的乱七八糟,她哪有机会和你玩?”
段丽雅说:“我喜欢她家孩子,顽皮可爱,调皮捣蛋,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把所有玩具都拆得乱七八糟,那才是孩子的本性,我小的时候就没有玩过玩具,也没有玩具,母亲只让我认字,读卡片字母。父亲把我带带到电站,就去菜园里施肥浇水,我是标标准准农民出身。”
乜四仁说:“你这是嘲笑我,我才是农民出身,我不但是农民,还是山里的农民。”
段丽雅更正:“丘陵地区的农民。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女。”
乜四仁发现段丽雅书包鼓鼓涨涨,满满登登特别沉重。下意识的才把书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他看着段丽雅,虽然强壮,但总归是女孩,这么沉重的书包,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负担过重。
他对段丽雅说:“现在的课文和作业这么沉重吗?鼓鼓囊囊有十多斤重。”
乜四仁拉开段丽雅书包看看,除了课文就是复习资料,还有三本课外书籍。乜四仁看看,竟然是《摄影入门》和《摄影爱好者》、《怎样拍出传世之作》。
乜四仁说:“你看这些书,让母亲看见还得了,马上就要高考了,在复习的关键时候,怎么能看课外的书籍?不但你挨骂,还还会受批评。”
段立雅一个鬼脸:“有你挨批评的时候。不信你走着瞧。”
又说说笑笑,乜四仁带着段丽雅到了牟丽家。
这天休假,牟丽正好在商业局家属院内玩耍,家里乱七八糟,在楼下便听见孩子的啼哭声和牟丽的斥责声。
当年,一个温文尔雅的一个女孩,现在听听那声音,标标准准的泼妇。
家庭让一个纯美姑娘变成彻彻底底的主妇。
乜四仁说:“每个家庭都是这样,都是那样吗呀!”
段丽雅说:“师傅家就不是这样的人。虽然结了婚,孩子那么大了,师娘至今还温文尔雅,气质丽人。而你一直平易近人,对待任何人都恭恭敬敬,沉稳稳重,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乐善好施,师傅这样的男人最为稳健和可靠。”
乜四仁有些受宠若惊:“你看见师傅光鲜的一面,没有看见师傅在家里和师娘吵架时的丑恶嘴脸。”
段丽雅说:“你和师娘吵架,师娘怎么舍得和你吵架?”
乜四仁说:“你说的真对,我确实和师娘吵不起来架,每当我在生气的时候,你师娘总是默默的离开,不争不吵,有时偷偷的流泪,也不和我争吵,每个人都是有性格和脾气的,两个人在一起不吵架,不争吵,那是不现实的,就像舌头和牙齿一样,时不时的也要磕碰一下,这才叫生活,锅碗瓢盆儿。这是每个家庭绕不过去的生活情趣,既是生活常态,又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音符,这个音符有的时候美妙和谐,有的时候厌烦嘲哳。”
他们进了牟丽家,牟利的父亲,母亲赶紧给他们把屋子简单收拾之后,又给他们沏茶,牟丽的爸爸和妈妈领着孩子出门了。
牟丽恢复阳光和貌美如花,先询问了段丽雅高考的准备情况。
段丽雅说:“按成绩,考一个省上重点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我想考的学校,必定要受到妈妈的训斥,甚至打骂。到时候还要你帮我开脱,劝导我妈妈不要生气,我爸爸是不会有意见的,我就是考一个农校、卫校,他都会同意,都很乐意,都很高兴。”
牟丽迫不及待的问:“你母亲那么和善,怎么会对你那样严格!你怎么敢违背父母意愿!看来你是要叛离了,你准备考什么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