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 集:新的危机浮现 (第2/2页)
她又去了御书房,这次她带了自己亲手熬制的参汤,想着皇帝近日为边疆之事劳心费神,定要好好补补身子。到了御书房,见皇帝正埋头批阅着关于边疆情况的折子,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将参汤放在桌上,轻声道:“陛下,您歇歇吧,先喝点参汤,别累坏了身子。”
皇帝抬起头,看到柳婉清,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说道:“婉清,你来了,朕这心里正乱着呢,这事儿越查越复杂,朕怕一个处理不好,就要生灵涂炭了。”
柳婉清握住皇帝的手,安慰道:“陛下,您莫要太过忧心,如今咱们已经知晓了背后的缘由,只要一步步谨慎应对,定能化解这场危机的。臣妾相信陛下的英明,还有朝中大臣们齐心协力,定能护我大启朝安稳的。”
皇帝听了她的话,心中稍感慰藉,将她拥入怀中,仿佛在这复杂艰难的局势中,找到了一丝温暖的依靠。
局势变化
然而,那边疆小国收到大启朝的国书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起来。他们联合那神秘部落,组织了几次规模更大的突袭,烧杀抢掠了大启朝边境的几个村庄,一时间,边境百姓陷入了恐慌之中,纷纷往内地逃难。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下一片愤慨。镇国将军再次进宫求见皇帝,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那小国和部落如此张狂,臣恳请陛下即刻出兵,臣愿率大军前去,定要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为我边境百姓报仇雪恨。”
皇帝脸色阴沉,心中怒火中烧,可他还是强忍着愤怒,说道:“霍将军,朕知道你心急,但此刻出兵仍需谨慎谋划,不可冲动。朕命你即刻整军备战,待朕与大臣们商议出详细的作战方略后,便出兵征讨。”
柳婉清在后宫得知边境百姓遭难的消息,心疼不已,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让宫女太监们去采购了大量的粮食、衣物等物资,组织后宫众人帮忙整理打包,准备运往边境去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
深入敌后
就在这时,陈轩又传来了新的消息。原来,他冒险潜入了那小国的王宫附近,探听到那小国的国王其实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地与那神秘部落勾结,只是被部落挟持了家眷,不得已才听从他们的命令。而且,那部落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有一些部落首领对挑起与大启朝的战争也心存疑虑,觉得胜算不大。
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或许是个转机。他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可以派人去接触那小国国王,表明大启朝愿意帮忙解救他的家眷,只要他能与大启朝合作,共同对付那神秘部落,同时也尝试去离间那部落内部的关系,让他们自乱阵脚。
大臣们经过一番讨论,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但风险也极大,派去的人必须有勇有谋,还得能随机应变。经过一番筛选,最终选定了一位名叫苏锦的年轻谋士,此人熟读兵书,能言善辩,且胆识过人。
苏锦领命后,带着一队精锐的护卫,悄悄地潜入了边疆地区,朝着那小国和部落的所在而去。他们一路上避开了重重巡逻,终于找到了机会与那小国国王取得了联系。
苏锦见到小国国王后,先是表明了身份,然后诚恳地说道:“陛下,我大启朝知晓您的难处,那部落挟持您的家眷,逼迫您与我朝为敌,实在是可恶至极。我朝陛下宅心仁厚,愿出兵帮您解救家眷,只要您能与我朝携手,共同对抗那部落,日后我朝与贵国也可和平相处,互通有无呀。”
小国国王听了苏锦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毕竟他也不想一直被那部落控制,让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乱之中。
部落内乱
而另一边,苏锦他们又通过各种手段,在那神秘部落中散布谣言,说部落中的几位首领暗中与大启朝勾结,想要出卖部落,换取荣华富贵。这谣言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部落内部开始互相猜忌起来,原本团结的局面出现了裂痕。
那几个被谣言中伤的部落首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纷纷要求彻查此事,而其他首领则对他们愈发怀疑,一时间,部落内部人心惶惶,争吵不断,原本计划好的对大启朝边境的大规模进攻也被迫搁置了下来。
看到局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苏锦等人加紧了行动,他们与小国国王秘密商议,制定了一个解救家眷和反击部落的计划。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按照计划,大启朝的护卫们和小国的军队里应外合,成功地突袭了部落关押小国国王家眷的营地,解救出了家眷。同时,趁着部落内乱,他们又对部落的主力军队发动了攻击,一时间,部落军队阵脚大乱,被打得节节败退。
转机来临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镇国将军率领大军赶赴边境,支援苏锦他们,乘胜追击,彻底解决这边境的祸患。
镇国将军领命后,带着士气高昂的大军迅速奔赴边疆。与苏锦等人会合后,他们对那神秘部落和小国的残余势力展开了最后的围剿。
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那神秘部落被打得溃不成军,部落首领们有的被杀,有的被俘,而那小国也见识到了大启朝的厉害,国王亲自写了降书,向大启朝求和,表示愿意成为大启朝的附属国,岁岁朝贡,永不再犯边境。
这场危机终于得以化解,大启朝的边境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皇帝论功行赏,苏锦等人皆得到了丰厚的赏赐,柳婉清也因在后宫中积极为边境百姓筹备物资等举动,受到了皇帝的夸赞和后宫众人的敬佩。
经此一事,大启朝更加重视边疆的防御和对外的关系,皇帝也明白,在这看似平静的天下,暗涌随时可能出现,只有时刻保持警醒,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柳婉清和皇帝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共同面对危机的过程中,愈发深厚,他们携手看着这大启朝的山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