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意识如何改变现实?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梦境互联!
身心问题的核心
身心问题探讨心灵或意识与身体或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心灵与身体如何互动及二者关系。最初心灵被视为非物质、具超越物质特性,身体是物质且依赖物理法则,二者截然不同,其互动机制成难题核心。
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进步使心灵现象可用物质过程解释,大脑活动和神经系统工作可能是心灵现象基础,心灵被看作大脑特定状态下产生的副产物,即唯物主义观点。但唯物主义面临意识本身性质难以完全解释的问题,如意识中的主观体验(感知世界方式、感受痛苦或快乐体验等内在感觉)难以还原为大脑物理过程。
功能主义观点
功能主义认为心灵本质在于实现的功能,心灵状态像计算机程序,通过特定输入处理输出思维、感知和情感反应,心灵不依赖特定物质实体,是功能系统,只要系统能完成类似功能(如人脑、动物大脑、人工智能处理系统)就视为具有心灵。功能主义难点在于定义功能及理解其如何对应实际意识经验,心灵主观经验复杂,如看到颜色、体验痛苦快乐的主观感受难以仅用物理过程解释,虽能描述大脑活动与思维感知现象对应,但大脑活动与内在体验联系仍是哲学难题。
另一种视角
除关注心灵和身体关系外,还有观点认为心灵不仅是大脑产物,还与个体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心灵很多功能和体验通过与外部世界互动实现,如感知涉及身体与环境互动、行为反馈等,此时心灵不再是封闭于大脑内部的单一过程,而是与外部环境和身体状态交织的复杂网络。
关于记忆存储介质为蛋白质肽分子链的证据(记忆会改变分子结构):
从实验现象来看,在对某些低等生物如海兔的研究中发现,特定的刺激会导致其产生特定的反应并形成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其神经元中会产生一些新的蛋白质和肽分子链,而且抑制这些分子的合成会影响其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这表明肽分子链可能与记忆存储有关。
从生理机制角度讲,肽分子链可以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与神经元的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内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信号通路或分子复合物,从而参与记忆相关信息的编码和存储过程。
从大脑损伤研究来看,某些脑部疾病或损伤会导致蛋白质和肽分子链的代谢异常,同时患者也常常伴有记忆障碍,这也间接暗示了肽分子链在记忆存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在人脑中,以下证据表明肽分子链等可能与记忆存储有关:
从神经生物学研究看,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 - 淀粉样蛋白肽形成的斑块大量积累,这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记忆丧失症状。这种关联性暗示肽分子链在正常记忆功能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一旦其代谢或结构出现异常,就会影响记忆存储。
从脑成像和神经心理学实验中发现,当人们在进行记忆任务时,大脑中某些区域(如海马体)的神经元活动会增强,同时该区域的蛋白质合成也有所增加。这表明在人脑正常记忆过程中,蛋白质相关物质(可能包括肽分子链)的合成与记忆活动密切相关。但这些证据只是相关性证据,还需要更多直接证据来证明肽分子链是记忆存储介质之一。
意识如何改变现实?
第一段
迈克尔·波辛格博士是一名出色的神经学家。他在研究地磁和意识的神经联系时发现,人在做梦时经常会梦到另外一个房间所发生的画面。如果对方在隔壁欣赏画作的话,那么做梦的人会穿过那个人的意识,脑海里也会出现那幅画的轮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接下来本人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个你们从未知晓的秘密,它会让你大开眼界。
第二段
有些人可能知道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世界万物都是由震动和频率组成的。因为宇宙的一切都可以分成微观粒子,在一个巨大的容器中一种粒子与另一种粒子如果形成相同的频率,那么它们就会形成共振,从而交换讯息,这就是我们常认为的心灵感应或量子纠缠。有人问宇宙这么大,它们是如何形成共振的呢?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巨大的容器,那么在这里面的东西都会遵循容器里的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