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去 (第2/2页)
姐夫看看我,没有说话。姐也从里屋出来,坐在了哥身边。
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就是一个拖字,三年就把爸拖进了深渊。后来管书记升迁,继任看在前任升任副县长的面子上,多少也陆续给回来一些,但飙升的物价已把这些钱稀释的可怜。到后来,再换任干脆就变成了烂账。现在收回成本,还有些薄利,好过于血本无归。然后,还给我们留下了三年转型的缓冲,给姐夫留下一段坦途。对于姐夫这样农村出来的草根,一无钱二无关系三无靠山,书记不给你推荐,可能会一辈子蹉跎在乡政府大院里,至多是等到资历够了,不得不提的时候升上一级,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无异于慢性自杀。前世,姐夫45岁那年,才因为工作为人都踏实可靠,被一位高升的同事要到县里局委。姐夫感叹,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做到正科,还进了城,能按副处退休。知足了!个中心酸,让人感叹。
我相信我的判断,在这个送礼都是烟酒的年代,比别人提前升级一步,获得一个至少三赢的局面我还是有信心的。我不是相信我自己,我是相信人性。
“爸,能行!”姐先开了口。姐虽女子,却是极为果断,姐夫一生为人实在,很多关键时刻的决断都是姐拍板。姐夫是回民,当初在中原民族学院毕业,做为一个少数民族干部,本有一个大好前程。结果正好89年毕业,整个一届学生都被下放回了农村,也是造化弄人。毕业分配到我们瓦铺乡,被干爸和爸看中,爸没有嫌姐夫家里穷,还尽其所有去帮扶。姐夫一生都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兄弟俩日子过的都不景气,爸妈晚年全靠姐夫他们一力支撑,从无怨言。
姐夫也看透了这一层,毕竟已经在体制内做了三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里面的风险他也很清楚:“爸,幺说的有道理。”但他知趣的没有多说,毕竟有些话姐可以说,他说不出口。
爸也是果断的人,喝了口茶。起身到里面拿出印着奖励给先进个体工作者的黑色手包,数出5000块钱,放在桌子上,对姐夫说:“富强,你去。”
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姐夫为难的看看我们:“爸,我去不合适吧。”
“我去!” 我拍板:“姐夫不合适,管乡长认识我。我会办好。”
第二天,周六,我在邮局买了个信封,把钱装好,等乡里开早会的人陆续出来,就直接去了管乡长办公室。个中言语不一一细表。人性如此,在诱惑下,人都会主动忽略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我的年龄。再说我这自小在大院来回跑,都是熟脸,也算个小名人了。管乡长交待我,让我爸周一下午去找张所长,他会安排。
这次我和管乡长相谈甚欢。管乡长全名管相臣,我开玩笑说给他测名字,我说管叔你这名字好啊,管姓可是个贵族姓氏啊,一说,管乡长来了兴趣,让我说说。我说管姓源于姬姓,一说是出于出自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管叔因叛乱被杀后,其后代以封地名“管”为姓氏,称为管姓。还有一说是出自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周穆王将自己的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时,这支家族在齐国显赫发达。管仲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后代也以管为姓。管乡长没想到我说的有理有据,竟有些汗颜,对我说祖上正是管城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么多。还起身给我支烟。我接着说,您看您这名字,直白的说,管,就是管理,相、臣,都归你管,您想想。管乡长哈哈大笑,说,这不可能,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说那就换个说法,你看我们现在叫你管乡长,谁能管乡长?过完年你就会是管书记,那谁又能管书记?所以,管叔,你仕途不止于此,打个折吧,至少县长书记您会干几年吧!到时候孩儿我就上班了啊,找您帮忙你可不能赶我出来。管乡长心情大悦,满口答应不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事情办完,我就无所事事起来,给爸交待了首尾,至于他去找张所长肯定不会空手,完了还会再摆酒致谢,这都不是我考虑的事情了。我给姐夫交待了一件事,以后共事时间还长,管乡长、管书记肯定会在某个时间不经意的向姐夫问起我。我跟姐夫说,你一定要提到小舅子喝酒厉害,这就够了。姐夫心神领会。我去学校帮姐改了半天作业,悄悄地跟她说了王玲的姜馨兰的事情。姐揉着我的脑袋,偷偷交待我要把握好度,不能伤了人家女孩子心。我还提起了梁校长的鱼杆和李愚老师,还有我们的晚会,姐笑的喘不过气来,说你们现在学生真厉害,我们上学那时候怎么怎么样。我嘿嘿应着,心里突然有点想学校了。自重生以来,我一直感觉心情是灰暗的,已经经历过一遍,脑子里这个几十岁的老妖怪让我对一些事情感觉索然无味。只有在家里,看到这些在或不在的亲人,我才放松了一些,不知不觉的快乐起来。我又想起了另一个世界的老婆和孩子,心里隐隐不安,已改变了这么多,此生会不会和老婆陌路,两个孩子从此不再出现;还是会发生一些其他事情,兜兜转转再回到原点。突然之间,我竟然感觉无法取舍。
星期天, 我找到街上几个狐朋狗友,初中同学,在自家饭店欢聚一场。几个毛孩子被我轻松的全部放倒。这几个人都不可小觑,几乎一辈子在街上都算有身份的人。后来不管是在里面蹲过,还是在外面混过,不管是风生水起,还是平常度日,都有一个特点,记旧情,好面子,为人仗义。他们现在学习都不咋的,天然有着街溜子的优越感,看人低三分,正是谁都不放眼里的年纪。之前因为爸一直在街上做生意,我也一直在街上厮混,倒也没人惹我,不过就因为不是一个村子的,总是不那么亲近。现在我大方请客,还放倒一片,不由得对我另眼相看。爸也过来倒了酒,几个人毕恭毕敬,再不复之前些许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