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帮陈肖举行婚礼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东莞的集体夫妻房!
第211章 帮陈肖举行婚礼
和陈肖一起打工的贵州老乡中,女孩还是不少的,陈肖也多次跟几个女老乡示好,几乎只要是年轻的姑娘,陈肖都示好过,可是却没有一个姑娘愿意接纳他,成为他的妻子。
主要原因不是陈肖不够帅,不错,陈肖是长相平庸了一点,除了绘画,也没有特别的才气,而且很多时候都显得傻乎乎的,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陈肖的老家是在一个非常非常偏远的山沟里,偏远也就罢了,最严重的是,陈肖的老家缺水,不但没有一块稻田,不产一粒大米,一年四季只能吃包谷饭和洋芋,而且连饮用水都要到几里路
之外去背。
一天背一桶水时间就去了大半天,这么艰难的生活环境,有哪个姑娘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的?
如果嫁给陈肖,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这是不是太恐怖了一点?而打工几年依然看不到希望的人,时间长了,有时候回忆起农村比较散漫的生活,反而对老家种地的生活有了些许美好的回忆,思乡之情就会越来越重。
因此不少人打工几年后又回到了农村,可是发现到底在农村挣钱太难,生活又很快变得日益艰难,而城市打工人的待遇却似乎越来越高,于是回到农村的打工仔又重新返回了城市。
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打工仔的待遇得到了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国家单位职工的工资也在迅速提高。慢慢地,打工的农民就不怎么想回家种地了,乡村里的人才开始逐年减少。
可是那时候,谁都没有能力在城市买房,谁都不敢想象自己会长期留在大城市里生活,因此还是很看重老家的条件的。
阳风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决定给陈肖找一个外地妹子。
阳风不是要帮助陈肖欺骗一个外地妹子,而是阳风认为,只要是跟着他干的人,他都有能力将他长期留在城市里工作,城市里生活,甚至是在城市里养老,永远也不用回到农村,即使是自己最后愿意回到农村生活,那也是另一种生活选择和生活形态,而绝对不会为柴米油盐发愁。
但要是在老乡中找,人家会自然而然地去衡量陈肖老家的生活条
件,他也不想提前给人家画什么大饼。
在新的世纪,确实产生了无数的跨省婚姻,这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之前的婚姻大都是在一个乡镇之内通婚,嫁到外乡外县的都很少,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人甚至都是在村内通婚。
后来的跨省婚姻,也有很多失败的,那是因为多数男方都不诚实,先是为了将姑娘哄骗到手,将自己家吹嘘得天花乱坠,到了家里却一塌糊涂,有的姑娘一看转身就走,有的坚持几天也就走了。
在阳风的老家就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在外当兵的人,和一个当地姑娘谈恋爱,他对那姑娘说,他家住在一个叫水口市的地方,长江离他家不到一公里。
那姑娘一听,觉得是好地方啊,这个当兵的人才也不错,于是二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这当兵的退伍了,这姑娘不顾父母的反对,跟着这个退伍军人就走了,先是坐火车两天,又坐汽车三天,可是越坐离城市越远,后来干脆连街道都没有了,都是大山,大山深处偶尔能看见一些瓦房和一些茅房。
后来甚至连公路都没有了,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走着走着,姑娘累得受不了啦,问那当兵的,你们家不是在水口市吗?怎么没有一点城市的影子?
当兵的说,谁告诉你我们家在城市里住了?我只是告诉你,我们家住在水口寺,看见了吗,那就是水口寺,我们家快到了。
当兵的指着不远处一座小山上的一座很小的寺庙说。
姑娘一看,顿时绝望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很久后才问:“你们家 不是离长江很近吗?我们去看看长江吧。”
当兵的说:“是呀,我们家就在长江边上,看吧,这就是长江。”当兵的指着不远处一条小溪说。
那条小溪确实就叫长江,没办法,再伟大的人都有人同名呀,大概江河也是如此吧,人家那条水沟确实就叫长江。
过了两天,阳风和万琼就带了陈肖去那个川妹子上班的汤圆店吃汤圆,对了,那个川妹子叫王东莉。
店长一看是总裁和董事长带一个年轻的男子来吃汤圆,自然明白是给王东莉带对象来了,于是微笑着让王东莉亲自端汤圆送过去,好跟他们搭个话,打个照面。
王东莉有点脸红地用一个茶盆将三碗汤圆端过去,看了一眼陈肖,很自然地说:“总裁、董事长,您们三位慢用。”
阳风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脚陈肖,意思是说:“快看,这个就是要奖励给你的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