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 第64章 医仁济世,农泽天下

第64章 医仁济世,农泽天下 (第2/2页)

一位年轻媳妇怯生生地问:"娘娘,我家相公前几天去地里干活,回来就发烧,这可怎么办?"说着,眼圈都红了。

苏锦绣安慰道:"别担心,让我看看。"她细细诊断后,从箱中取出一包药粉,"这是我特制的退烧药,比普通的药效快些。一会我让巧儿教你怎么用。"看着媳妇脸上露出希望的笑容,她也跟着欣慰地笑了。

正在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挤到跟前,怯生生地说:"苏娘娘,我...我想学医。"她的眼神中充满渴望,"我看您给人看病,觉得特别好。我娘说,要是村里也有大夫就好了。"

这番话让苏锦绣眼前一亮。她仔细打量着这个小姑娘,发现她眼神清亮,举止利落,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好,等会你留下来,我教你一些基础的医术。"她转向村长,"您看这样如何?选一些年轻人,我手把手教他们医术和农技。学成之后,他们就能照顾全村的人。"

村长连连点头:"这主意好!我这就去找几个稳重的后生来学。"说着,快步出去张罗去了。没过多久,就领来七八个年轻人,男女都有,都是村里口碑不错的。

苏锦绣让他们先在一旁看她给人看诊,时不时解释一些简单的医理。等诊完了一批病人,她才开始正式教学。"记住,行医先要学会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精神状态,都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她耐心讲解,见有人记不住,就让巧儿写成图册发给他们。

到了下午,周伯带着人运来了种子和农药。那一筐筐金黄的稻种,都是苏锦绣在空间里精心培育的成果。每一粒都蕴含着她的心血,她相信这些种子不仅能改变农户的生活,更能改变整个大衍的农业面貌。

"这种稻子虽好,但种植也是有讲究的。"她召集村民们,详细讲解种植方法,"播种的深度要适中,太深太浅都不行。浇水也要把握好时机,我在种子袋上都画了图,你们按图索骥便是。"

一个老农户举手发问:"娘娘,这稻子长得快,会不会不结实啊?"这是很多农民的担忧。

苏锦绣笑着解释:"老丈不必担心。这稻子是我反复试验过的,不仅成熟快,米粒也比普通稻子饱满。最重要的是抗旱,就算遇到干旱,也能保住七成收成。"

她的话引起一阵惊叹。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能保住七成收成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村民们的眼中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天色渐晚,营地派人来催促。苏锦绣却不急着走,她要确保每个学医的年轻人都掌握了基本技能,每个领到种子的农户都明白了种植方法。直到月亮升起,她才依依不舍地收拾医具准备回营。

"娘娘,"那个要学医的小姑娘突然跑来,双手捧着一个布包,"这是我娘让我送给您的,是自家种的红薯,说是让您尝尝。"

苏锦绣接过布包,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好,替我谢谢你娘。你今天学得很认真,以后有机会,我还教你更多医术。"看着小姑娘欢快离去的背影,她的心中充满希望。这些渴望知识的年轻人,正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希望。

回程的马车上,苏锦绣一边整理今天的诊案记录,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她要把这种义诊和培训制度化,让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医者和农技员。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究会开花结果。

营地里,皇帝的密信让她感到欣慰。萧承煜在信中不仅表达了对她工作的认可,更承诺会在朝廷层面支持她的改革。这种默契的配合,让她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医者父母心,农者天下本。"她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八个字,这就是她今生的追求。想到那些信任的眼神,真诚的笑容,她疲惫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