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毒计临农院 (第2/2页)
王太医亲自为病人诊治后,也表示困惑:\症状确实像是食物中毒,但又有些不同寻常。若真是那新粮食有问题,为何同吃之人,有人发病,有人安然无恙?\
太后冷笑道:\或许是那些新法子培育出的粮食本就不稳定。苏贵妃一味追求产量,却不顾粮食安全,实在是本末倒置!\
消息很快传到了苏锦绣耳中,她立即赶到御医院,了解病人情况。
\王太医,患者具体症状如何?\苏锦绣急切地问道。
王太医摇头:\症状复杂,初看似食物中毒,但细究又有不同。最奇怪的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有人病倒,有人却毫发无损。\
苏锦绣眉头紧锁:\可否让我看看病人?\
经太后准许,苏锦绣亲自为几位重症患者把脉。她仔细观察症状,询问发病过程,心中渐渐有了猜测。
\王太医,依我看,这不像是普通的食物中毒,反倒像是中了某种慢性毒药。\苏锦绣低声道,\有没有可能,有人故意在粮食中掺了东西?\
王太医神色一凛:\娘娘的意思是...有人蓄意下毒?\
\很有可能。\苏锦绣点头,\而且目标直指农学院。\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立即召来巧儿和周伯,详细分析情况。
\近来有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农学院的新品种有毒,现在宫中又恰好出事,时机也太巧了。\苏锦绣冷静分析道,\这分明是有人在针对农学院。\
周伯沉思片刻:\依老奴看,此事处处透着蹊跷。正值农学院声望达到顶峰之际,突然出现这等事端,难免让人生疑。\
巧儿这时道:\娘娘,奴婢前几日见到杜清远鬼鬼祟祟地在种子储藏室,行为异常。按理说,那时辰他不该在那里的。\
\杜清远?\苏锦绣眯起眼睛,\他是管理试验田种植的助教,负责御膳房专用粮食的种植...如果有人要动手脚,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要不要抓他审问?\周伯问道。
苏锦绣摇头:\先不要打草惊蛇。既然幕后黑手精心设计了这一切,必定还有后招。我们要做的,是找出确凿证据,同时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
她思索片刻,吩咐道:\巧儿,你去盯着杜清远,记录他的一举一动。周伯,请你调查最近与丽妃来往密切的外人,特别是那些有特殊药物知识的人。\
正当苏锦绣部署调查时,丽妃的第二步计划也已展开。她派心腹采薇找到了另一位农学院的学生刘若白,这位年轻人出身官宦之家,一向眼高于顶。
\刘公子,娘娘有请。\采薇行礼道。
刘若白惊讶地挑眉:\丽妃娘娘找我?所为何事?\
采薇神秘一笑:\事关重大,娘娘只与公子一人相谈。\
刘若白心中既好奇又忐忑,但还是跟着采薇来到了丽妃宫中。
丽妃以极为亲切的态度接待了刘若白,言谈间提及了一个重要消息:\本宫听闻,苏贵妃打算推举杜清远担任下一任农学院管事,是否属实?\
刘若白脸色顿变:\怎么可能?杜清远虽然能干,但出身卑微,如何能担此重任?我刘家世代为官,在朝中也有不少亲族,按理说...\
\是啊,按理说,像刘公子这样出身名门的才子更适合领导农学院。\丽妃意味深长地说,\只可惜,苏贵妃似乎更欣赏那些出身寒门的学生,觉得他们更忠心耿耿。\
刘若白心中的不满被彻底勾起:\娘娘明鉴,学生在学院中确实屡受排挤。那杜清远不过是会几手小把戏,就得了苏贵妃青睐,实在令人不服!\
丽妃暗自得意,继续火上浇油:\本宫也觉得此事不公。若刘公子有心,本宫倒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娘娘有何指教?\刘若白急切地问道。
丽妃压低声音:\如今农学院出了粮食中毒一事,朝野震动。若能有内部人士站出来作证,指认苏贵妃为了追求产量不顾安全,事情将更加明朗。而此人若是出身名门,更显可信...\
刘若白瞬间明白了丽妃的意图,但他犹豫了:\这...若是事后真相大白,学生岂不是...\
\刘公子多虑了。\丽妃胸有成竹地说,\此事已成定局,太后也已有所行动。若公子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不仅能得到重用,还能借机打压杜清远那等小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刘若白被丽妃说动,终于点头应允。丽妃心中暗喜,她的连环计已然布下,只等苏锦绣自投罗网。
第二天一早,太后召集朝中重臣,正式提出对农学院的质疑:\昨日宫中数人食用农学院所产粮食后病倒,情况严重。若农学院推广的新品种确有安全隐患,岂不是害苦了天下百姓?本宫提议,暂停农学院一切活动,彻查此事!\
保守派大臣立即附和,局势对苏锦绣极为不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萧承煜以一句\未查明真相前,不可妄下定论\暂时稳住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