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 第125章 丰收之术

第125章 丰收之术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第125章 丰收之术

马车缓缓驶入京城,守城将士见是苏锦绣的车驾,立即肃然行礼。皇宫大门前,萧承煜亲自等候,见车队驶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皇上。"苏锦绣下车行礼,声音因长途奔波而略显疲惫。

萧承煜上前一步,亲自扶起她:"一路辛苦,先回宫休息。"

两人并肩走入皇宫,萧承煜低声道:"你此行不仅解除了蝗灾,更是向全国展示了农院技术的卓越成效。现在各州郡纷纷上书,请求派遣农院学子前去指导。"

苏锦绣微微一笑:"恰好农院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正可派往各地推广新技术。"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刚刚梳洗完毕,太后派来的宫女就送来了赏赐——一套精致的瑞锦云纹团花披肩,据说是太后亲手挑选。

"太后娘娘可是特意嘱咐,说娘娘为国操劳,实属不易。"宫女恭敬道。

巧儿接过披肩,掩不住惊讶:"太后竟然会主动赏赐?"

苏锦绣却明白其中深意——蝗灾的成功防治已经让她的声望达到了无法忽视的高度,即便是一向与她不睦的太后,也不得不表示认可。

"去回复太后,就说本宫心领她的美意,会好好休息。"苏锦绣轻声吩咐。

次日早朝,朝堂上下对苏锦绣防蝗之功赞不绝口。萧承煜当场宣布,追加拨款五万两银子用于农业学院的扩建,并允许在各州设立分院。

"农院学生功不可没,朕决定特赐'农才'称号给此次参与防蝗的学生,今后可免除三年赋税。"萧承煜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朝臣们纷纷点头称是,连一向持反对态度的礼部尚书也不得不承认农院的实际效用。

下朝后,苏锦绣立即召集农院核心教习,商议扩院事宜。

"陛下已经批准在各州设立分院,我们要抓紧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方案和考核制度。"苏锦绣翻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农院三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技术突破,"各分院必须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和教学,确保技术推广的一致性。"

首席教习王元兴奋不已:"娘娘,此次防蝗大获成功,已经有二十多个州郡派人前来求取经验了!农院的威望前所未有地高涨!"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谨慎行事。"苏锦绣神情凝重,"技术推广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每个分院都要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制定适合的种植方案。"

会议持续到午后,最终确定了十个重点州郡作为首批分院建设地,优先选择粮食产量大但技术落后的地区。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锦绣马不停蹄地准备分院建设所需的各种材料——教材、种子、农具样板、土壤改良配方等。农院的教习和学生们也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一个月后,首批分院建设正式启动。苏锦绣亲自前往最近的扬州分院奠基,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听说这位就是苏皇贵妃,就是她发明了那个神奇的防蝗法子!"

"可不是嘛,我表兄家就在呼延州,说若不是娘娘及时赶到,今年的收成怕是要全完了!"

"听说农院教的种植法子,能让一亩地的产量翻一倍呢!"

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眼中满是敬仰和期待。苏锦绣微笑着向众人挥手,随后拿起金锹,为扬州农院分院培土奠基。

"农为国本,稼穑为先。今日扬州农院分院奠基,愿它成为传播农业新知的灯塔,照亮江南农桑之路。"苏锦绣的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农院将向所有有志于农业的年轻人敞开大门,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特别是那些贫苦农家的子弟,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在旧有的科举制度下,他们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但农院的出现,给了他们一条全新的道路。

奠基仪式后,苏锦绣又带领农院学生在扬州郊外的试验田进行实地教学,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观摩。

"这是我们改良的水稻新品种,抗旱性更强,产量比普通品种高三成。"苏锦绣指着一片青翠的稻田解释道,"最关键的是种植方法,要按照特定的行距和株距,保证每株水稻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