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星迁族 新的地外文明带来的阴影 (第2/2页)
众人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检测水源。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水温竟是常温,且水中含有大量的未知矿物。虽然需要进行过滤加工,但至少解决了火星的用水问题。目前火星上驻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这里的水源应该勉强足够。
而且,如果这里有水源,那就代表火星地下其他地方可能也有类似的水源。
接着,探索勘测小队开始采集水晶以及菌类样本。
勘测小队成员小心翼翼地采集了数块大小不一的水晶样本,并将附着在岩石上的奇异荧光菌类用专业的采集工具刮取下来,分别放入无菌密封容器中保存。
一部分样本被送往设立在火星基地内的临时实验室,以便进行初步的成分分析和特性研究。
与此同时,另一份样本也被固定在辅助无人机的货舱内,由无人机沿着绳索迅速上升,将珍贵的样本送至地面,交给翘首以盼的院士团队,进行更细致的化验和深入研究。
=====
在检测器械的辅助下,水晶的结构逐渐清晰,这并非地球上常见的那种晶体结构,而是一种更加复杂、充满活力的有机结构。
“不可思议,水晶内部的结构类似于生物细胞,它竟然是一种活体晶体!”一名院士看着全息屏上出现的晶体检测数据,忍不住发出惊呼。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水晶具有强烈的辐射性,辐射范围能够改变周围环境。”另一名院士补充道。
而且院士们从晶体中不仅检测出强烈的辐射性,还蕴含着丰富的矿物精华,周围的矿物被水晶高度浓缩,形成了独特的能量结构。这意味着,这种水晶还具备从土壤中汲取矿物质并进行浓缩的能力。
而那些菌类当中则发现了类似晶体的构造。
结合之前的发现,一个大胆的假设逐渐浮出水面:这种水晶会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当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水晶就会开始自我复制,进行繁殖。而周围那些发光的菌类,正是水晶繁殖的副产品。只不过,由于洞穴内的矿物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水晶目前处于休眠状态,停止了繁殖活动。
通过对菌类细胞的基因测序和分析,研究人员估算出这些菌类扩散的时间大约在近亿年左右。
这意味着,在近亿年前,火星可能拥有更丰富的矿物资源,足以支持水晶的大规模繁殖。这个发现指向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推论:在遥远的过去,火星的环境可能比现在要优越得多,甚至可能孕育过生命。
这个推论似乎也解释了火星如今荒凉的原因。
自从人类踏足太空,对于太阳系其他星球的探查就没有停止过。
之前对火星的探测表明,火星曾经拥有磁场、大气层,甚至存在类似大洪水冲刷的痕迹。然而,这颗星球却最终失去了生命,变成了如今的荒漠。
传统的理论认为是陨石论:巨大的陨石撞击火星,导致磁场消失,大气层散逸,最终使火星走向“死亡”。
然而,水晶的发现推翻了这个假设。更合理的解释是,火星的资源和生命被这种奇特的水晶所吸收殆尽。这颗星球的活力被榨干,最终变成了如今的荒漠。
联系到之前发现的地外文明骸骨,一个令人不安的推测浮现出来:如果骸骨并非火星原住民,那么极有可能是掠夺火星资源的文明留下的开拓者或是奴隶。
这个推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一个能够跨越星际,收割星球资源的文明,其科技水平无疑远超人类文明,也远超曾经威胁过人类的K-帝国。
根据火星水晶的年代测定,这个文明至少在亿年以前就已经存在,那时地球上的生命才刚刚萌芽。他们或许早已踏足过这颗蔚蓝的星球,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进行资源收割。仅仅是收割了火星的资源后离开了这片星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回来。
国家智囊团临危受命,试图对这个神秘的地外文明进行侧写,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科技水平以及可能的动机。虽然这份侧写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但这却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一个直面宇宙黑暗,探索未知文明的开始。
初步的侧写分析很快完成:
该地外文明的文明等级显着超越已知K-帝国,推测其在宇宙中存在已逾亿年。关于其当前存续状态及文明进化程度,尚属未知领域,但基于火星的情况,可推断有卓越的科技实力,极强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该文明掌握了一种利用活体水晶高效收割星球资源的技术。这些活体水晶依靠辐射能量生长,具备强大的矿物和能源提取能力,直至将星球资源耗尽。表明其在资源利用和能量转换方面的极高造诣。
同理,根据火星的资源掠夺行为,该文明的行为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掠夺性与迁徙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游牧民族的特征,待星球资源被收割殆尽后,便毅然离去,追寻下一个目标。
基于现有信息,智囊团推测该地外文明的潜在动机可能与资源需求、生存扩张或文明使命有关。
他们或许在追求某种稀缺资源,以满足自身文明发展的需求;或许在执行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文明使命,推动宇宙演进的进程。然而,具体动机因缺乏相关资料,无法断定,仍需进一步观察与分析。
最后,根据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技术特点,国家智囊团将这个地外文明命名为“星迁族”。
当然,现在想这些除了给自己添加压力,没有任何作用,与其沉湎于未知的恐惧,不如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的危机。
因此,华国政府决定将星迁族的消息严格保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与此同时,人类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复仇远征”计划中。
毕竟,相较于虚无缥缈的“星迁族”,K-帝国的威胁更加具体和紧迫。
倾尽全力备战,不仅是为了复仇雪恨,更是为了守护人类文明的火种,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星际冲突做好万全准备。
=====以下不算字数
资料来源《科学》杂志
火星并不是一颗死寂的星球,2018年美丽国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并发回了探测报告,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其降落的两年多时间里,发生了将近500次的地震。这表明火星内部仍在活动,火星的内核仍然在不断释放热量,甚至有专家猜测火星正在逐步醒来。同时,也可以说明,早期火星可能真的经历过一段宜居时期。
只不过,这一切在大概39亿年前突然戛然而止。
研究者认为,当时一颗陨石撞上了火星,受到撞击的影响,导致火星磁场出现了问题,火星没有办法继续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最终伴随着磁场的消失,火星也走向“死亡”。
从时间上来推断,如果火星有将近10亿年的宜居期,那么,火星是完全有可能孕育出生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