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山水花鸟双瓶 (第2/2页)
“小伙子,你还真问对人了。知道吗?你手里拿的这个是花鸟瓶,我这个是山水瓶,它俩可是一对儿。”老头指了指两个瓶子,一脸得意。
“一对儿?”陈天琪皱了皱眉,仔细瞧着两个瓶子,有些疑惑。
“没错!你瞧这花鸟瓶上的画,叫《写生珍禽图》,我这山水瓶上画的呢,是《溪山行旅图》。”老头说完,把手里的瓶子轻轻放回摊位,慢悠悠地坐回椅子上。
陈天琪一听,赶紧低头细看手里瓶子上的花鸟图案。这一看,他心里就犯嘀咕了,这画的笔锋咋这么粗糙呢?花鸟也没什么神韵,跟自己藏在家里的那个瓶子差远了。
“老板,这还有啥典故不?”陈天琪好奇心大增,眼巴巴地望着老头。
老头见鱼儿上钩,越发得意起来,故意拿捏着腔调:“这你可就问着了,别人还真不一定知道。”
陈天琪心里明白,老头这是等着他掏钱呢。他也不磨蹭,爽快地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递了过去。
老头接过钱,把另一个瓶子也递给陈天琪,笑着说:“咱做生意,实实在在的, 200 元是这一对的钱。”
陈天琪一手拿一个瓶子,感觉怪别扭的,顺手就把另一个递给斯嘉丽,催促道:“老板,钱都收了,您就别卖关子了。”
老头呵呵一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故事来:“这对瓶子,那来历可不简单。相传,宋徽宗赵佶为了给向太后贺寿,亲自提笔画图,还亲手烧制了这对瓷瓶,在寿辰当天毕恭毕敬地送给了太后。向太后喜欢得不得了,一直当宝贝似的珍藏着。后来北宋灭亡,这对瓷瓶就流落到了金国,被进献给完颜吴乞买。再后来,金国又被蒙古人给灭了,这对瓶子就辗转到了铁木真手里。明朝建立,它们又进了明皇宫。清朝入关,改朝换代,可这对瓶子愣是毫发无损。乾隆爷对它们更是情有独钟,宫廷画作里时不时就有它们的影子,还特意让郎世宁给它们画了一幅画呢。按说乾隆那喜好,这对瓶子指定得跟着他陪葬,可奇了怪了,他居然没这么做,还让它们继续在皇宫里待着。到了道光皇帝晚年,为立储的事儿头疼,犹豫是立奕詝还是奕欣。最后立了奕詝,可能心里觉着对奕欣有点亏欠,就把这山水花鸟双瓶赐给了他。打那以后,这双瓶在恭亲王府的情况,就没啥记载了,一直到现在,依旧没有这两个瓷瓶的任何消息,有人猜测估计是战乱中毁了,也有人猜测或许是在恭亲王的某个后人手里一直珍藏。”
老头说得口干舌燥,拿起旁边一个用罐头瓶做的茶杯,里面泡着的茉莉花茶还飘着香气。他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接着往下说:“你手上这对瓶子,是民国时候仿的。那会儿啊,来了一批樱花国的商人,到处打听这对瓶子的下落。有个手艺人听到消息,费了好大劲儿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关于这对瓷瓶的资料,还从一古董商那里买到了这对瓷瓶的拓本,这才复刻出这对瓷瓶。可惜啊,最后没骗过樱花国人,至于哪儿出了问题,那手艺人到死都没弄明白。后来,这对仿瓷瓶就被扔在一边,无人问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