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劫粮 (第2/2页)
李世民看出众人担心,笑了笑说道:“李承乾所劫粮草必然囤于云中都督府。那里城墙矮小,卫国公率领三万兵马,必能一战克之。到时有自然有粮草,然后再与李世绩合兵一处,缉拿李承乾完全不是问题。”
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以李靖的能力,拿下一个云中都督府肯定是手到擒来。
这时,户部尚书唐俭站了出来。
原本富态的身体,此时看着瘦了不少。
李世民见状不由打趣道:“莒国公最近吃得不好吗?怎么看着瘦了不少啊?”
唐俭并未接着话茬,而是神色有点不太好道:“启禀陛下,臣办事不力,致使朝廷造纸处的营收最近一落千丈。照这样下去,估计很难维持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打趣之色顿时不见,转而十分凝重。
这造纸处可是关乎他一项重要国策。
就是用廉价纸张,让天下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读书,继而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以免出现汉、隋那种天下官员半出几门的情况。
“说!为何会这样?”
“回陛下,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两文五厘钱的纸张,致使商户们根本不进造纸办的货。如今仓库里已经囤积了无数纸张卖不出去。”
李世民对造纸工艺也略知一二。
要将上好的稻秆等物用一两天时间浸泡,然后打浆晒纸。
稻秆价钱可是不低,朝廷三文钱的价格已经是亏钱了。也亏得这几年风调雨顺,财政尚好,不然朝廷还真亏不起。
因此,民间造纸厂断没有足够财力跟朝廷打价格战。
想到此处,他心中一动。
难道是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跟朝廷作对?五姓七望已兴盛百年,各个家财颇丰,要是联合在一起,财力上确实有资格跟朝廷掰掰手腕。
“查到货源出自哪儿了吗?”
唐俭面露为难之色,一时不知该怎么说:“这……这个臣……正在查。”
李世民对于唐俭的能力还是了解的。其办事向来滴水不漏,怎么可能还没查出来货源出自哪儿?
当即断定了自己心中猜想。毕竟五姓七望在朝中颇有影响力,想来是唐俭怕得罪人,不敢明说。
蹙了蹙眉,神色颇为不悦:“唐尚书,别忘了你是大唐的莒国公,如今天下也是大唐的天下,说话难道还有顾虑不成?”
他李世民确实有资格说这话,因为他自信只要自己在世一天,什么牛鬼蛇神也不敢蹦出来。
但如果他不在就不好说了。因此,他一定要在自己还在位时,扫清大唐帝国一切危险,给后人留下一个太平江山。
听到这话,唐俭当即也不再隐瞒,反正是你让说的。
“启禀陛下,那纸张全部出自草原,而且一些纸上还有两首太子殿下写的诗词。因此臣估计,这纸应该是出自太子殿下之手。”
此时,在场的不少大臣早就知道这事了,不由感叹唐俭胆是真大。
现在但凡能参与朝会的,谁不知道李世民一听到李承乾这个名字就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