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姓七望 (第2/2页)
李承乾故作不悦,语气愤然道。
这崔俊岁数不大,就是被派来传话的,城府不深,当真被唬住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延缓李靖大军进军速度,然后殿下再传我们造纸术,如何?”
听到这话,李承乾顿时有些震惊。这五姓七望竟然有办法能拖住李靖?
而且李靖能轻装简行,肯定是李世民下了严旨。
他实在想不出,如何能让这位大唐军神不听李世民旨意。
“哦?你们竟有如此把握?要知道军情如火,容不得半点差池。”
崔俊语气十分笃定:“殿下放心,在下能说这话,自是有十足把握。”
李承乾想诈出他们到底如何行事,一脸不信任。
“不是不信,但是军旅之事不似儿戏啊。算了,孤还是继续命在旦夕的好,起码多活一天是一天。”
见他都这么说了,崔俊有点急了。
“我们崔家何等影响力,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自然有办法就是了。”
“孤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博这虚无缥缈的办法。”说完,向帐外喊道:“来人,送客。”
“殿下且慢。”
“哦?阁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崔俊咬了咬牙,好似下定某种决心一般。
“李靖军中的行军司马,出自我崔家旁支。只要我们一句话,他便会矫诏,说皇帝让他停止行军。”
闹了半天,自己跟着在这磨嘴皮子呢,还行军司马矫诏?你们凭什么觉得李靖能信?
怪不得五姓七望如今日渐势微,就出这种降智的馊主意,能斗过李世民就怪了。
李承乾心里是这么想,但反正自己是画饼,也无所谓。
“哦?原来如此,崔家果然名不虚传。那孤就等你们好消息了。放心,事成之后,己诺必成。”
“好,那殿下我们就君子之盟!”
“没问题,就这么定了。”
傍晚时分,夕阳渐落,李靖正率军赶路。
他虽已年近七旬,两鬓斑白,但刚毅的五官,依然给人一种如山岳般的稳重感。
身旁亲兵轻声说道:“将军,您的白发好像又多了点。”
李靖笑了笑,满脸无所谓。
他知道,这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带军出征了。
但自己戎马半生,纵横南北,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鬓角,语气淡然:“岁月不饶人,白发多点不也正常。”
他左手边的苏定方接过话茬,语气中充满敬重:
“卫国公,您为大唐征战半生,也该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呵呵,是啊,是该享享清福了,将来这沙场便交给你们这些后生喽。”
苏定方依旧一脸敬重之色,毕竟无论从战功,还是能力,他都佩服李靖得紧。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卫国公所托。”
“唉,这话错了,应该是不负陛下所托才对嘛。”
苏定方意识到自己所言有误,讪笑一声:“卫国公说的没错,是末将口误了。”
“对了,定方,你觉得咱们此次出征,胜算大吗?”
这话让他不由有些疑惑。
那云中都督府不过一座小城,太子殿下撑死不过三四万兵马,都不需要李靖,单他自己都有把握拿下。
“末将不明白,卫国公此话意思,还望赐教。”
“定方,你也上朝听政。你觉得咱们这位太子殿下您到底意欲何为啊?”
这话让他想到了李孝恭之前说的,不由心中一动。
“卫国公的意思是,太子殿下不会跟咱们交战,而是北撤?”
“我一直觉得,咱们朝中这些后辈将领中,就属你最有悟性。如今来看,果然不错。”
“那按您的意思,咱们此战肯定会无功而返了?”
“差不多吧。不过咱们也得小心点,根据咱们这位太子殿下最近的表现来看,可有几分像年轻时的陛下,咱俩可别一个不小心再着了道。”
这时,一身披战甲、书生模样的人策马而至。
李靖诧异道:“王司马,您不在后面督军,是有事找本帅?”
“启禀卫国公,陛下刚刚下旨,让大军原地驻扎,三日后再行进军。”
听到是李世民旨意,苏定方当即勒马停止,而后看向李靖,等候下令扎营。
但李靖却向周围亲兵一挥手,冷声道:“拿下!”
这让所有人都愣了。因为行军司马虽然品级不高,但直属皇帝,就算统军主将也无权关押他们。
那行军司马见状也厉声道:“大胆李靖,你难道要违抗陛下旨意吗?”
“哈哈,陛下旨意?陛下临行前曾授予我临机专断之权,而且你假传圣旨,本帅拿下你自然没问题!”
一个将领的亲兵,自然都是其最信任的人。
只是愣了一下,便一拥而上将行军司马拽下马,然后五花大绑。
此时苏定方惊疑不定:“李帅……这行吗?”
李靖拍了拍他肩膀道:“放心吧。临行前陛下曾单独召见我,说太子奸诈,特授我临机专断之权。而且如今大军轻装简行,粮草不多,陛下深通兵略,怎么可能让我们停止行军?”
“末将明白了。”
李承乾自然不可能信崔俊所说。
此时他已经率领大军走了差不多三十多里地。因为怕被李靖追上,所以轻装简行,仅带了十日粮草。
“殿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侯君集面色有些忧虑道。
他自然明白,这下一步并不是说去哪儿,而是人马吃喝拉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