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 第44章 这舞也太贵了,朕看不起

第44章 这舞也太贵了,朕看不起 (第2/2页)

如今大唐太史令,乃一代术数奇人袁天罡,他平时一般不怎么上朝,但今天巧了正好来了。

“启禀陛下,臣在。”

他身形清瘦,颧骨微凸,双颊凹陷,一双眼睛深邃如潭。

虽已年过五旬,却不见一丝白发,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整个人给人一种缥缈之感。

“袁爱卿,你说说,今年河北道,真会大旱吗?”

这问题是他职责所在,而且他能力过人,没有丝毫推诿直言道。

“臣观天象,北斗南指,太白经天,此乃阳气过盛、雨露不降之征。且臣也根据近十年节气变化推算了一下,今年大旱的概率极高。”

“那爱卿你看,可有化解之法?”

“恕臣直言,天象之变,实在非人力所能更改,朝廷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李世民见玄学上行不通,也只能是实事求是了。

“唐尚书,这样吧,你将关中一半的常平仓开仓,其中半数调拨至河北道,另外一半换程咬金四人回朝。”

这常平仓主要是用于平抑粮价和作为军粮储备,非一般情况不会开仓,但现在朝廷一下损失数百万担粮草,实在也没别的办法了。

唐俭属能臣干吏,而且他统领户部多年,心中略微一算,便知道数目。

“启禀陛下,常平仓中存粮恐怕只够预防河北道旱灾,至于换四位将军恐怕不够。”

这话让李世民心中憋屈得不行。

这四人自己没办事差事被抓了,还得朝廷拿钱赎,这都叫什么事啊。

他现在只能是安慰自己,李承乾军队也是朝廷的军队,权当是补给军需了。

“你不是也看了李承乾的奏折,他不是说可以‘分期付款’吗?先能赎几个是几个吧。”

“下朝后,朕会给你详细旨意。”

“臣遵旨!”

这两件事算是解决完了,不过众大臣都盯着李世民,等他说话。

毕竟李靖还率军在外呢,他都年近七十了,实在不适合长时间统军。

而且对于李承乾问题也该有个明确办法,大唐的边关重镇总不在朝廷控制中终究不稳妥。

李世民自然明白,朗声道:“传朕旨意,卫国公回朝休养,由苏定方统帅大军,进驻丰州。”

说完看向唐俭:“你即刻继续从各州府集粮,只要粮草一齐,立马拨付给苏定方,让其率军夺回云中,缉拿李承乾。”

下朝之后,太极殿中,只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二人。

此时的李世民眼中寒光闪烁,了解他的人看到他这副模样,肯定明白这位天可汗是要杀人啊,而且还不是杀一个两个。

“辅机,李靖的信你看了吧?”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脸上此时也杀意凛然。

“这崔家,真是不知死活!不光敢将其家族人员安排在军中做行军司马,还敢让其矫诏!幸亏统军的是卫国公,而且并不是对敌国作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眼中寒光更甚,这是这些年太过宽仁了,有人忘了自己是怎么得的天下。

“辅机,他们这是觉得朕好欺负啊!”

长孙无忌心里也是怒极,但还是劝道:“陛下,这些门阀世族能不显山不露水地在军中安插一个行军司马,想来其他地方也有,如果贸然动手恐怕...。”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门阀世族兴盛百年,底蕴深厚,贸然动手真有可能引发乱局。

他李世民是不怕乱,但他心疼黎明百姓啊,毕竟天下才安稳几年。

“朕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朕真是咽不下这口气。”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陛下,太子殿下如今凭借那两首诗,可在仕林中好大名声,而且他卖的纸极其便宜,不少底层读书人都对他感恩戴德,如果能...。”

其实李世民宠爱李泰,主要原因自然是平衡皇子之间的权利,以免出现他玄武门那种情况。

但次要原因是,李泰虽然弓马皆废,但文采出众,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他的一首《奉和咏弓》在文坛广为流传,因此在士林中具有相当的号召力。

李世民正是要让他作为朝廷在读书人中的代言人,以避免那些以儒学传家的门阀一言独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