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这个女人不要命 (第2/2页)
熊志远沉思片刻,觉得楚曼丽的话有几分道理,便点头同意了采访。接下来的几天,楚曼丽全身心投入到采访工作中。她跟着工人下田,观察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详细询问每一个种植环节的技术要点。她蹲在田边,仔细观察着嫩绿的菜叶,手指轻轻触摸着叶片,向工人询问:“这种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严格吗?”工人耐心解答,她则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字迹工整而迅速。
在养殖区,她不顾刺鼻的气味,仔细了解家畜的养殖方式和饲料来源。她走进猪圈,看着肥壮的猪,向饲养员问道:“这些猪平时都吃些什么饲料?是自己农庄生产的吗?”饲养员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她查看饲料储存间,她认真地拍照,将饲料的种类、包装等细节都记录下来。
还与高晴、林晓晓等农庄核心成员深入交流,挖掘农庄发展背后的故事。在与高晴交流时,高晴谈到农庄面临的资金压力和市场竞争,楚曼丽专注地倾听,不时提出问题:“那在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高晴的回答让她深受触动,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行文字,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故事。
一天,楚曼丽在采访柱子时,听闻了之前农庄遭遇疫病危机的事情。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好素材,决定深入挖掘。她得知当时疫情爆发突然,情况危急,熊志远和员工们为了控制疫情,连续几天几夜未曾合眼。
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楚曼丽提出要去疫病爆发的区域看看。柱子劝阻道:“楚记者,那地方现在虽然已经消毒处理过了,但还是有点危险,而且没啥可看的。”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楚曼丽却坚持:“没关系,我就想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情况,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更真实、更有感染力。”她的眼神坚定,不容置疑。
柱子无奈,只好带着她前往。那片区域还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周围用警戒线围着。楚曼丽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想象着当时紧张的场景。地上还残留着一些消毒用的白色粉末,墙壁上有张贴过警示标语的痕迹。突然,一阵风吹过,扬起一些尘土,楚曼丽忍不住咳嗽起来。柱子在一旁着急地说:“楚记者,你看,这里环境不好,咱们还是赶紧出去吧。”他上前一步,似乎想拉楚曼丽离开。
楚曼丽摆了摆手,等咳嗽稍缓,说道:“没事儿,这不算什么。我一定要把农庄的故事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她继续向前走去,目光在每一个角落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随着采访的深入,楚曼丽越发敬佩熊志远和农庄的员工们。她决定以《这个女人不要命——志远生态农庄的坚守与挑战》为题进行报道,用“不要命”来形容农庄上下为了品质和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在文章中,她详细描述了农庄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熊志远接受赌约的勇气和决心,还配上了她在农庄拍摄的照片,将农作物的生机、家畜的健壮以及员工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一一展现。照片中的工人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手中捧着新鲜的蔬菜;熊志远站在果园中,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读者被农庄的故事所打动,纷纷表示对志远生态农庄的产品充满期待,也为熊志远在赌约中的表现加油助威。而楚曼丽,也因为这篇报道,再次在业内引起轰动,她用自己的笔触,为志远生态农庄在农产品展销会前赢得了一波宝贵的关注,也让更多人见证了这个团队为梦想全力以赴的“拼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