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一路南下 长途跋涉 (第2/2页)
“哈布德说我是野蛮人,是野种,不是父亲的孩子,让我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哈布吉大声说完这些话,眼泪顿时流了出来。
“什么?哈布德敢这么说?娜仁,你平时是怎么教育哈布德的?”
阿木尔在家里不放心哈布吉,正好走到牧云的房间门口,听到哈布吉如此说,自然气愤不已。
娜仁和哈布德早已在房间里听见,娜仁急忙拉着哈布德过来跪下。
“王爷,哈布德不会那样说的,您知道的,哈布德他还小,怎么会说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来,恐怕是哈布吉栽赃陷害。”
阿木尔听了娜仁的话,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娜仁。
只好道:“无论如何,娜仁,牧云,你们都该管好自己的孩子,如此小的年纪,就兄弟阋墙,关起门来好说,万一传了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说罢,阿木尔气急败坏转身离去。
牧云急忙扶起娜仁,“姐姐,是哈布吉不懂事,伤害了哈布德,哈布吉,快向弟弟道歉!”
非是牧云是非不分,实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更何况,为了家庭和睦,牧云觉得让哈布吉先认错也没什么不应该的。
而哈布吉却不愿意低头认错,
娜仁恶狠狠的看着哈布吉,扭头带着哈布德离开了。
之后的情况愈加不受牧云控制,哈布吉不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连学堂都不愿意去了。
饶是牧云苦口婆心的劝说,哈布吉依然不愿意去学堂。
牧云只好亲自去找阿木尔。
阿木尔看着哈布吉,“哈布吉,上次你伤了弟弟,父亲并没有特别责备与你,就是希望你能给弟弟妹妹们做个表率,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怎么连学堂也不愿意去了?如果弟弟妹妹都向你学习,我们这个家族还能有什么希望?”
哈布吉却扑倒牧云怀里哭道:“额娘,并不是我不想上学,老师每天骂我笨,体力强过一头牛,才智却不及哈布德一半!弟弟妹妹孤立我,说我是野孩子!”
阿木尔笑道,“你是个男孩子,岂能在乎那些小孩子们的胡说八道?老师那边父亲去说,你要好好上学,我们的家族将来要以你为首来振兴的!”
过了几日,阿木尔传唤牧云过去,说起了哈布吉的事情。
“哈布吉这个孩子,也许是我经常不在身边的缘故,学堂的老师说他从来没有说过哈布吉什么,至于说哈布吉笨这样的话,老师指天发誓,对待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态度,更何况为人师表,授业解惑,他怎么会对一个孩子说出那样没有职业水准的话。我也相信,老师不会那样做的!”
牧云听阿木尔这么说,也只好点头,“你说的没错,也许哈布吉这孩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材料,为了逃避学习,才出此下策。”
阿木尔看到牧云如此说,安慰道:“哈布吉个头高大,是个习武的好苗子,不如让哈布吉跟着武师学习刀枪剑戟,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牧云听阿木尔这么说,心情好了许多,当即同意了阿木尔的建议。
于是此后,哈布吉便开始跟着武师习武。
起初,哈布吉因为不用换了个环境而满心欢喜,每日都积极地跟着武师练习。
然而,没过多久,哈布吉又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牧云发现后询问缘由,
哈布吉委屈地说:“额娘,武师虽没责骂于我,弟弟们总是捉弄我,说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配当他们练武的靶子。”
牧云心疼不已,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管家婆早已看不惯娜仁对待哈布吉的态度,说道:“夫人,少爷心思纯善,无论是文是武或许都不应强求,依老奴看,少爷对花草很感兴趣,不如让少爷打理府中的花园吧。”
哈布吉从小由管家婆带大,管家婆比牧云更了解哈布吉这个孩子。
“你可知不学无术这个词,哈布吉正是学习的年纪,又是个男孩子,让他去打理花园,不妥不妥。”
牧云立即对管家婆的建议提出了反对意见。
阿木尔听了哈布吉的情况,于是便另请了武师去教哈布德等几个孩子。
自此,府里才平静了下来。
转眼间,牧云和哈布吉在西乌已经两年之久。
娜仁那边却不肯罢休,她不停煽动那些被拉拢之人不断制造事端,散布谣言说牧云母子意图掌控整个部落。
一时谣言四起,牧云只好决定带着哈布吉再次离开了西乌部落。
离开之前,阿木尔再三挽留,
但牧云心意已决,执意要离开。
“牧云,你带着哈布吉,离开了西乌,能去哪里?为了哈布吉的将来,你就不能忍一时吗?”
牧云笑了笑,“天下之大,岂能没有我牧云的容身之地,王爷您就让我带着哈布吉走吧!”
虽然阿木尔的娜仁的阻挡之下没有出面,却让管家带过来一些财物并一驾马车,并嘱咐牧云带着哈布吉如果想回来随时都可以。
而只有牧云知道,这一去,自己将永远不会回来。
牧云、哈布吉将管家婆送到东乌,给管家婆留下了足够安身立命的银两。
母子俩一路南下,经过长途跋涉后,最后来到了一片陌生而又广袤无垠的草原。
举目望去,只见那绿油油的青草随风摇曳,仿佛是大地铺上的一层柔软绒毯;
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流淌其间,宛如一条银色丝带般点缀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远处,成群结队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着鲜嫩多汁的青草,时不时还能听到牛羊欢快的叫声。
蓝天白云下,一顶顶洁白如雪的蒙古包错落有致地点缀其中,给这宁静祥和的画面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芬芳的草香和泥土气息,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牧云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牧云决定暂时和哈布吉先在这个地方落脚再说。
牧云和哈布吉在去往蒙古包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牧羊的老者,便下车询问:“老伯,您是否是那远处蒙古包里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