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华夏人对统一的执着 (第2/2页)
【司马懿对医学史贡献极大,李靖病的要生要死了,一听司马懿的名字,嘿病好了。】
【李靖要是熬死了李世民,后面的皇帝一定噶他全家。】
【李靖:皇上我病了,不能远行了。
李世民:那里的话,司马懿比你还大,还能自强,建立大晋。
李靖:远征高句丽,必须有我。】
【李靖年迈卧病,不能遂李世民征高句丽,李世民一句“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于魏室”直接把李靖吓的从床上蹦了起来,最后还死在行军路上,估计临死前的李靖最恨的就是司马懿了。】
【那一刀,本来是挥向司马懿,却斩进虚空,划过时间长河,水灵灵的落到了李善长的脖子上。】
【网上看到的一个事情——
单位一个老骨干,干了快10年了,每次进步都没有他的份,新人好奇问领导,领导跟他说:他姓司马给他提什么干,提了回头干我?】
【李密想了半天才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要是晚死几年,连孝都没有了。】
【司马懿名声差到东晋的晋明帝司马绍听完都绷不住了,我们晋朝的江山能活得长呢。】
【李密抠破脑袋,抽了三天三夜的烟,实在想不到晋朝的优点,只好写以孝治天下。】
【泳池里撒尿的人多了,司马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站在泳池边往里面撒尿的。】
【当街弑君,跟随他的人都懵了,这样搞!】
【司马家族后来被刘裕给灭族了!】
......
万界时空
这一次的天幕可不得了。
一下子说出了好几个人。
虽然主要拿了李善长来说,可是其他人的名字也有了。
既然有了,那就是知道了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
一想到这里,这些人就憋屈。
所以,就有人开始思索其来变化了。
檀道济,作为刘宋武将,在刘裕死后他确实还有不少的权利。
但是他并未有造反的想法。
可是天幕一出,这就由不得他了。
“这群该死的混蛋。”
檀道济明白,现在无论是有没有人说他像司马懿,刘义隆都不会放过他了。
所以他想着,“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干了。”
毕竟天幕也说了,当有人说你是司马懿的时候,你最好是司马懿。
既然如此,那就造反,杀皇帝。
然后,清理那些坑他或者说跟他不对付的狗东西。
......
唐朝,长孙无忌此时也懵逼了。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李世民执政的时候,在太子还没有被废的时候。
本来这家伙有点摇摆不定,想着这皇帝始终是他外甥。
就算是李治当了又如何,他家依旧是公侯万代。
但现在......
必须死保李承乾。
然而到了李治的时期,长孙无忌就开始反击了。
毕竟未来武则天称帝,还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所以,武则天的问题本质上是比他大了。
有了这个,他或许还会被流放,被罢官,但郁郁而死,那绝对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连忙书写奏书,同时串联其他官员。
他必须自保,然后除妖后。
......
至于武则天时期,宰相李昭德就很郁闷。
不过天幕已经说出来了,那也就意味着君臣相疑。
既然如此,李昭德直接选择急流勇退。
但武三思和李重俊还有李显,此时已经对上了。
至于说李显登基以后,武三思和李重俊的斗争就越发厉害。
而天幕播放出来以后,很快长安就响起了杀戮声。
......
当然,这里还有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李靖和李善长。
李靖那是真正的郁闷到吐血。
他是万万没想到,司马懿都踏马死了这么多年了,自己也老的不成样子了。
咋还就弄到自己身上了?
不过李靖终究是李靖,司马懿不当就完了,实在不行,早死一步,保家族昌盛荣耀也行。
然而李善长,无论是那个时空,都已经是骂骂咧咧的了。
一个死了上千年的老东西,咋就坑了自己。
一想到这里,李善长想死的心都有了。
是的,他很不忿以后的朱元璋卸磨杀驴,但他更恨司马懿这狗东西。
因为按照天幕所言,自己起码是可以活到寿终正寝的。
毕竟七十多还能娶小妾,这不是身体倍棒嘛。
说实话,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后来的自己自污。
只可惜,没想到,自己太能活了。
“狗日的司马懿。”
李善长都快要吐血了。
而面对朱元璋的解释,自己绝对没有这个心思的时候,李善长更郁闷。
因为他相信现在的朱元璋确确实实没有这个心思。
但......
“狗日的司马懿!”
......
这也就罢了,在李善长即将被砍头的时空。
此时李善长不由的哈哈大笑。
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发现自己实在是太笨了。
自誉为聪明。
实际上蠢猪一个。
自己干的事情确确实实是要斩首,甚至全家都要遭到牵连。
可是呢。
上位并未动手,而是直到现在才动手。
这说明什么?
不言而喻啊!
确确实实对老兄弟们好。
不然他早死千百遍了。
而现在,只能说明上位确确实实老了,在为后来之君铺路。
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了。
其实,若是那些事情自己没有干的话。
说不定,自己还真的不用死。
就算有人在上位面前说自己是司马懿都不行。
终究是是自己猪油蒙了心啊!!!
如此一来,自己怎么可能不是司马懿呢?
随后,他交代家人,谢皇恩。
随后仰天痛骂:“狗日的司马懿。”
.......
然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最倒霉。
他明明没出现,但此时此刻却宛若身处水火。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光。
因为,伴随着天幕,他的一个故事流传出来了。
那就是......
司马光击瓮。
故事是这样讲的。
司马光和王安石下朝以后,王安石很是没落,显然在朝堂上失败了。
此时司马光来到王安石身边,小声道:“大家都说我幼时击瓮是为了救同伴,说我聪慧过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那同伴是如何掉入瓮中的??”
“所以,你凭什么跟我斗!”
这故事有鼻子有眼,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然后司马光人麻了!!
............
【华夏人对统一的执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