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重炮轰鬼子军舰 (第2/2页)
小地图上,长江舰队已然启航,可外围本该出现的华夏海军却不见踪影,想必还在赶来的路上。
在他记忆中,国军高层这回的作战部署其实颇为正确,意图堵塞长江航道,把鬼子长江舰队困在内江,再来个瓮中捉鳖,将其歼灭。
只可惜,情报泄露,鬼子舰队提前逃跑,最后功亏一篑。
心念一动,视线到出云号巡洋舰上,今天轰炸的目标就是它。
出云号,作为鬼子长江舰队的旗舰,排水量达4200吨,舰长120米,宽17米,装备有4门140毫米主炮,分布在前后甲板两侧,炮管粗壮,杀伤力惊人;还有8门76毫米副炮,呈环形分布在主炮周围,火力凶猛,射程极远。
舰体采用当时先进的装甲防护,舷侧装甲厚度达100毫米,甲板装甲也有25毫米,能有效抵御普通炮弹的攻击。
动力系统强劲,采用2台蒸汽轮机,双轴推进,最大航速23节,续航力5000海里,进可攻退可守,在长江水域横行无忌。
刘国梁紧紧盯着地图上代表出云号的位置,绝不能让它就这么溜出黄浦江,就算不能干掉它,也能严重打击鬼子士气。
他转头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渐渐已黑,暮色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天地笼罩。
必须马上开炮,一旦天黑,视野受阻,就无法精准炮击出云号。
他当即拿起步话机话筒,调整频道,联系废弃仓库炮兵小队:“刘小五,目标即将启航,马上开始炮击,目标坐标北纬31°14',东经121°28'。
距离4公里,风向东北,风速3米\/秒,目标为大型巡洋舰,优先打击其舰桥和主炮。”
不一会儿,耳机中传来滋滋声,:“收到,大队长!炮击马上开始。”
刘国梁大声道:“一旦开炮,鬼子军舰必会加速逃跑,我会实时汇报鬼子旗舰位置,打提前炮,听明白了没有。”
“收到,明白。”
通话结束后,刘小五立刻转身对陈大炮说:“陈队长,大队长命令,马上开炮,坐标位置北纬31°14',东经121°28',距离9公里。”
陈大炮应声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转身大喊:“兄弟们,调整射击角度,目标坐标北纬31°14',东经121°28',距离9公里,三发急速射,爆破穿甲弹,快!”
炮手们接到命令,迅速行动起来。
装填手小李子一把抓起一颗155毫米的爆破穿甲弹,这炮弹足有几十公斤重,
他却抱得稳稳当当,动作麻利地将炮弹推进炮膛,只听“哐”的一声,炮弹稳稳落位。
瞄准手老张眼睛贴着瞄准镜,根据提供的坐标,不断微调着射击角度。
陈大炮站在一旁,紧紧盯着炮手们的操作,不时下达指令:“再偏一点,对,就是这个角度,锁定目标!”
说完,他猛地一挥手臂,大喊一声:“开炮!”
刹那间,撞针狠狠撞在底火上,炮膛内瞬间被点亮,火药在密闭的空间里猛烈燃烧,产生巨大的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如同一群被囚禁的野兽,拼命地向外挤压,将炮弹紧紧包裹,推动着它向前飞奔。
炮弹在炮膛内瞬间加速,从静止状态到达到惊人的速度,仅仅用了不到一秒的时间。
与此同时,炮管在强大的后坐力作用下猛地向后退去。
155毫米加农榴弹炮采用的是液体气压式反后坐装置,炮管与制退复进机紧密相连。
制退机中的活塞在炮管后退的过程中,迅速压迫液体从漏口流向另一端,提供强大的制动力,试图缓解炮管后退的速度。
而复进机中的气体也被瞬间压缩,储存着能量,准备在后坐结束后将炮管推回原位。
炮弹在炮膛内的反应极为剧烈,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使得炮弹表面瞬间变得炽热,与炮膛内壁紧密接触的部分甚至开始微微熔化。
巨大的压力让炮弹与炮膛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但同时也为炮弹提供了更强大的推力,使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飞出炮口。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
炮口处瞬间喷出一团炽热的火焰,火焰长达数米。
紧随其后的是一股强大的气浪,夹杂着浓浓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在整个废弃仓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