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标儿,咱打算成立一个新的部门 (第2/2页)
“而商人本就是投机取巧之辈,不事生产,也不事劳作,出几趟远门,就能赚取大量钱财,与贪官污吏一样,不停的搜刮民脂民膏,简直就似吸附在大明身上的蛆虫一样。”
“不过,大明离不开商人,百姓也离不开商人,有了他们的存在,京城的百姓才能吃上大明各地的水果,吃到不同风俗的食物,大明各地的百姓才能买到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才能过生更好的日子。”
“所以,我觉得,重农没问题,抑商也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笑了笑,没说话。
如果是以前,他自然认可朱标的这一番话。
粮食才是根本,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考虑什么造反的事情。
历代皇帝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让百姓吃饱饭。
书上记录的那么多“某某之治”。
看似盛世,但离盛世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没有一个皇帝,真正做到了让天下所有百姓不用饿肚子。
但,经过跟那黄小子接触。
朱元璋才了解到,在黄小子的那个时代,只要不懒、不黄赌毒,不是什么特殊需要照顾的家庭外,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能穿暖衣。
恐怕在黄小子所在的时代,才能真正能称作盛世吧。
昨晚又经过黄小子的点拨。
朱元璋才意识到,商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离不开的东西。
想起黄轩通过手机,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并且还有专人送上门的服务。
朱元璋猜测,后世的商业非常的繁华。
要不,谁大晚上的送什么烧烤外卖过来?
虽然大明做不到后世那般。
也可以慢慢的去模仿。
至少要把框架给搭建出来。
然后不停往框架里面填充,终有一天,框架会被填满。
那时,大明即便不如后世,也应该相差无几。
对于朱标的观念,马皇后同样不太认同。
自己腰间的手机,可是店家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买来的。
跟店家聊天得知,在他们那个时代,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如果商业不发达,能做到这点?
“咱觉得,重农没有错,抑商过了点,咱打算拿到朝堂上,跟朝臣商讨一下,怎么慢慢放开商业的限制。”
朱元璋没有否定朱标的话语,只是提了一句,就把话锋一转:“另外,关于路引……,咱想了一下,以前咱定下的规矩太过严苛。”
“百姓出门非常不方便……”
“百姓办理路引也太过繁琐。”
“这政策得改!”
“这……”朱标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弄不懂老朱心里在想什么。
好好的,为什么老朱忽然又要设立新部门,又要放开商业,甚至连路引的政策都要改。
“爹,我咱感觉这段时间,你,你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前几天突然要改藩王、税务政策,现在又要放开商业,修改路引,还搞什么新部门。”
朱标看了一眼老朱,又看了一眼马皇后。
总觉得爹娘好像有什么事瞒着自己。
对了,还有手机!
这手机根本就不应该是凡间该有之物。
先不说手机的各种功能,光是工艺,就巧夺天工。
自己研究好多天,都认为这手机浑然天成,连镶嵌的缝隙都没有。
翻遍各种古籍、外书(外国人带来的书籍),都没找到“手机”这一词。
朱元璋跟马皇后对视了一眼。
打了个哈哈:“问那么多作甚,过段时间,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