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袁术入洛阳,灵帝谋制衡 (第2/2页)
与此同时,何进也密切关注着袁术的一举一动。他坐在宽敞的府邸大厅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阴云密布。他深知,袁术的到来,对自己的权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拉拢袁术,削弱他与灵帝的联盟,何进多次派人邀请袁术赴宴,并送上了丰厚的礼物,有珍贵的珠宝、精美的丝绸,还有罕见的古玩。
在一次宴会上,大厅内灯火辉煌,摆满了珍馐美馔。何进满脸笑容地对袁术说道:“袁将军,你我同为朝廷重臣,理当携手共进,为汉室江山效力。如今你初来洛阳,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何进定当全力相助。”
袁术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礼貌的疏离,说道:“多谢大将军美意。只是我袁术深受陛下厚恩,如今只想着如何为陛下分忧,其他的事情,暂时还无暇顾及。陛下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唯有一心为朝廷效力,才能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何进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又多次派人劝说袁术,试图说服他站到自己这一边。他派出的使者言辞恳切,许下了诸多好处,可袁术每次都听取戏志才的意见,对何进的拉拢不予理睬。
戏志才对袁术说道:“主公,陛下现在身体日趋消瘦,立储一事上与何进相左,何进如今势力庞大,党羽众多,他拉拢您,不过是想利用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兵权,而你恰恰又是陛下用来牵制何进的关键人物。一旦和何进合作,您将立马失去作用,甚至可能成为他们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如今陛下对您信任有加,我们应该紧紧依靠陛下,与何进保持距离。何进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权力的争夺,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袁术深以为然,于是继续按照戏志才的建议行事。
灵帝得知袁术拒绝了何进的拉拢,对他更加满意。他在御书房中,对身边的太监感慨道:“袁爱卿果然忠心耿耿,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他认为袁术是一个忠诚可靠的臣子,值得自己托付重任。而何进则对袁术更加愤恨,他在府邸中大发雷霆,将桌上的茶具全部扫落在地,他觉得袁术不识好歹,竟敢拒绝自己的拉拢。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给袁术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中平五年八月,酷热依旧笼罩着洛阳城。灵帝为了进一步削弱何进的权力,加强自己的统治,决定设立西园八校尉。他在朝堂上,神色威严地宣布了这一决定。他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蹇硕身形高大,眼神犀利,在宫中多年,深得灵帝信任;袁绍为中军校尉,袁绍出身名门,家族在朝中势力庞大,自身也颇具威望;曹操为典军校尉,曹操智谋过人,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蹇硕总管各军事务。
西园八校尉的设立,无疑是对何进的一次沉重打击。何进手握重兵,一直以来都是朝堂上的一股强大势力。他的府邸每天都有众多官员拜访,门庭若市,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如今,灵帝通过设立西园八校尉,将一部分军权从何进手中夺走,使得何进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面对灵帝的步步紧逼,何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如果继续与灵帝对抗下去,自己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的家族虽然势力庞大,但灵帝毕竟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付袁术,转而集中精力应对灵帝的挑战。他开始拉拢朝中一些对灵帝不满的大臣,试图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与灵帝抗衡。
在这段时间里,袁术则继续在洛阳城中巩固自己的势力。他与戏志才、程昱等谋士密切商议,在宽敞的书房中,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地图,他们围坐在一起,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策略,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南北军的掌控,如何在朝堂上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他积极拉拢朝中的一些大臣,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府邸做客,与他们畅谈天下局势,展示自己的抱负和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南北军的掌控,定期到军营中巡视,与士兵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确保这支军队能够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城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了不同的派别,互相攻击,局势混乱不堪。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一决高下。而袁术,作为这场争斗中的重要角色,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未来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闷热的夜晚,袁术独自一人在府邸的花园中踱步。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花园中,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每一个局面,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取得最终的胜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戏志才走了过来,打破了沉默。他对袁术说道:“主公,如今局势虽然复杂,但我们也并非没有机会。陛下对您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而且,我们手中掌握着南北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机,团结各方力量,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我们可以继续拉拢朝中的中立势力,扩大我们的阵营,同时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联系,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袁术转过头,看着戏志才,坚定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袁术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绝不会退缩。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勇往直前。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厚恩,如今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候。我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重振袁家的辉煌,也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制定了一些应对当前局势的策略。他们讨论了如何应对何进可能的反击,如何在朝堂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如何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直到夜深人静,戏志才才告辞离去。
袁术望着戏志才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戏志才等谋士的辅佐下,加上自己对历史的认知,一定能够在这个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洛阳城,这座充满了权谋和争斗的都城,也将见证他的崛起与辉煌。
日子一天天过去,洛阳城依旧沉浸在酷热和压抑的氛围之中。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能够改变天下格局的时机。而袁术,也在默默地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一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