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76章 曹操纳贤才,众议平黄巾

第76章 曹操纳贤才,众议平黄巾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我是袁术袁公路!

在曹操的大营之中,气氛紧张而又热烈。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拉长在帐壁之上。

随着关羽领兵到来,曹操迅速召集了包括简雍等人在内的文武将领,共同商讨剿灭黄巾余孽的大计。

曹操站在营帐中央,目光如炬,先是看向锐气逼人的太史慈,那太史慈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建功立业。

接着,曹操又将目光移向坚毅俊朗的关羽,关羽身着绿袍,面如重枣,丹凤眼微微眯起,浑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曹操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开口说道:“关将军,久闻你忠义无双,武艺高强,威名远扬。

如今黄巾余孽肆虐,为祸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为大汉臣子,理当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知关将军对剿灭这股黄巾贼可有什么独到的妙计?”

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关羽双手抱拳,向前一步,身姿笔挺,态度恭敬又不失沉稳地回应道:

“曹公过誉了,羽不过是一介武夫,承蒙我家大哥刘备厚爱,委以重任。此次大哥派我前来,便是要我听从曹公的调遣,全力协助曹公大败黄巾。

我深知曹公帐下谋士如云,皆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人,羽岂敢在诸位面前班门弄斧。但曹公若有任何驱使,羽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关羽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彰显出他的忠诚与担当。

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说道:

“关将军太过谦逊了。我向来敬重关将军的为人和武艺,你能前来相助,实乃我军之幸。

此次剿灭黄巾贼,事关重大,我们需齐心协力,共克难关。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定能将这股贼寇一举歼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曹操的话语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振奋。

关羽再次抱拳行礼,坚定地说道:“曹公放心,羽既已来到此处,便与曹公同仇敌忾。

在战场上,羽定当冲锋在前,听从曹公的指挥,绝不退缩半步!愿与曹公携手,早日平定黄巾之乱,还天下苍生一个安宁!”

关羽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操微微点头,对关羽的回答表示满意。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高声问道:“那诸位都有什么建言?”

毛玠向前一步,拱手说道:“据斥候探听来的消息,黄巾贼已经向山阳郡的南平阳、瑕丘移动,我猜他们粮食已经不多了,听闻刘刺史援军前来故进犯靠近泰山郡的山阳郡,这样即便不能掳掠足够的粮秣,也能伺机流窜到泰山郡投靠泰山寇。”

吕虔紧接着说道:“泰山寇招安已久,况且泰山郡贫瘠,也无法养活百万黄巾啊。”

陈宫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是啊,这黄巾贼人数众多,即便我们也很难将其击溃,一旦泰山寇和其联合,东平,山阳郡肯定沦陷,到时即使战败也可以流窜到徐州的琅琊郡和豫州鲁郡。”

关羽听后,起身说道:“自曹公起兵以来,所做如剿灭反贼、讨伐奸佞,皆是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举,我家大哥派兵相助,也是因为曹公剿灭黄巾保境安民的高义。”曹操的一些武将听了,心中暗自腹诽,“那你们还要粮草干嘛”。关羽却仿佛没有察觉,缓了口气后,接着说:“如若任由黄巾贼逃窜往徐州豫州,那两州会惨遭其祸,虽然所在州郡不同,但同是大汉子民,我等不该坐视不理。”

荀彧等谋士听着关羽的这番话,不住地思量。从大义上来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从实际需要来看,要安定兖州,就必须彻底剪除这股掳掠州郡的黄巾贼。同时,他们也想到,乘此机会一举拿下山阳,泰山和东平三郡,加上控制的济北国,及交好张邈的陈留,到时济阴与任城国还不是轻松归附。

“刘使君高义,曹某佩服。”曹操点点头,再次看向众人,“诸君有何具体建言,皆可说来。”说完,他的目光落在了最近投靠自己的大才郭奉孝身上。

郭嘉见曹操看向自己,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主公,黄巾贼携带有百余万家小妇孺,其行军速度必然不快,我军可绕道急行军至山阳郡周围设伏;再分出一些兵士,征召当地豪杰百姓,多在兖州徐州,豫州交界处大张旗鼓地布防,同时通知徐州牧陶谦,豫州刺史孔伷派军相助,这样只要先前伏击成功,以黄巾贼流寇的行径,必然不敢再强行越过兖州、徐州与豫州交界,而是逃亡他处。届时我军和刘使君的骑军,再对黄巾贼冲击追杀,相信多次交战后,就能全歼这股叛逆。”

众人听了郭嘉的计策,纷纷点头称赞。接下来,一众文武又补充了具体的谋划,营帐内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为剿灭黄巾贼出谋划策。

末了,曹操开始下令:“李典、曹洪你们各带领三千兵士赶往南平阳、瑕丘两地协助当地固守县城。于禁你回本乡泰山郡,征集当地豪杰招募乡勇以为援助防止黄巾逃亡徐州。”李典、于禁、曹洪三人领命而去,步伐坚定有力。

曹操接着又下令:“韩浩、曹昂你们带两千人,在山阳郡南通往豫州的要道据险而守,且多做旌旗战鼓,将声势做足了。”韩浩和曹昂大声应诺,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曹操看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位,说道:“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位带本部兵马跟随我做中军,赶往山阳郡择地设伏。”三人齐声领命,声音洪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