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蜀都火炉 (第2/2页)
他还瞧见几条鱼在浅滩处,抬眼望向如火的骄阳,深知这些孱弱的生命怕是难以撑到日落时分,只是这些鱼实在太小,还不值得他去捞。
然而,其他孩童却不这么想,他们一旦抓到鱼,便迫不及待地放进篮子里。
这场灾难自入冬起,直至晚春仍未有丝毫缓解的迹象,这让谯孟心急如焚。他下达的命令,在蜀都的富人们面前,犹如石沉大海,未激起任何波澜。
随着灾情日益严峻,涌入蜀都的灾民如潮水般不断增多。谯孟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强硬逐渐转变为苦口婆心的劝说。
林峰心里明白,接下来谯孟怕是要低声哀求了,而哀求无果之后,动用武力恐怕也在所难免。
林家此前低价收购的粮食,早已高价卖给了官府,这便是谯孟哀求换来的结果。
如今,林家的稻谷所剩无几,剩下的多是麦子,便停止了向官府售粮。毕竟蜀都本地以稻谷为主食,官府认定麦子皆作为救济粮发放,不在清算范围内。
当下,蚕桑严重短缺,家中的缫丝作坊只能半歇业。于是,在大伯母的带领下,家中的妇人们开始忙着蒸酒,这一活计怕是要一直做到秋天。
说来也怪,囤积大量麦子竟不算屯粮,可恼人的是,面粉却被列入了禁止售卖的行列。林峰从未将钻这空子当作荣耀之事,不过是想借此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罢了。
酷热,难耐的酷热,四月的蜀都宛如一座熊熊燃烧的火炉,家中实在无法居住,一家人只能搬到桑林里去。
桑林边的小路上,炊烟袅袅升起。
今年搬到桑林里居住的人格外多,不只是林家,但凡有桑林的人家,都纷纷来此躲避酷热。
桑林地势往往较为开阔,清风能够自由穿梭,稍稍缓解了那令人窒息的炎热。
陈素素满脸忧虑地对林峰说道:“夫君,咱家的人口越来越多了。”
林峰无奈地回应:“年景不好,佃户们为了有口饭吃,依附主家也是常有的事,就随他们去吧。”
陈素素看着桌上送来的槐花饭,每吃一口,便忍不住叹一口气。曾经,她无比喜爱这槐花饭的滋味,可如今,在这坏天气的折磨下,再好的食物也勾不起她的食欲。
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吃了人家的东西自然得去表达一番谢意。
于是,林峰带着陈素素、花娘还有田小荷,提着一篮子的糕点,挨家挨户地送了过去,每家都分到了一份。
说来也怪,前来接糕点的清一色都是女子。
林峰自觉不便往前凑,便跟在众人身后,摇着扇子,那模样活脱脱像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然而,孩子们却显得十分害怕,紧紧抱着母亲的腿,不住地往后退缩。
一位母亲见状,抬手轻轻抽了孩子一巴掌,随后陪着笑脸说道:“我们这小门小户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让您见笑了。”
林峰原本打算说些客套话,可话到嘴边,不知怎的就变了味,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架势:“这桑林里住着倒是凉快,能住人,不过可得把灯火管好了。如今这天气干燥得很,一旦起了火,那可就是火烧连营的架势。到时候咱们就算想救火,都没地方找水去,可得小心着点。”
那妇人听了,连忙点头答应,拖着孩子,拿上一块绿豆糕,匆匆离去,那模样,就像是在躲避恶狗一般躲着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