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贵相 (第2/2页)
他那位老帅不就这样吗?因为失了兵了,觉得需要杀鸡儆猴了,就毫不犹豫的诛杀了,真是让人寒心啊。
所以在这样的节度使手下做事,赵怀安万万不会干倒卖军粮的事。
而且就是抛开这些,他妈的,这帮神策军是真的心黑,之前他就是从前线下来的,那个时候补给就已经不咋样了,当时还以为是供应紧张的缘故,现在想来,就是这帮神策军弄的。
真是挨个杀都没有冤枉的。
他赵大自己就是带兵的,决然不会碰这种事,染上了,以后这名声算是臭了。
相比于挣那点钱,赵怀安更爱惜自己的威名。
而且他也发现了,这帮神策军绝对是有拉他下水的意思,要合伙做的生意,不是去烧大木,就是倒卖军粮,是深怕赵怀安不和他们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赵怀安也懒得理会这些人。
不过,这几个神策军也没多说什么,反而还将这里的兵寨守捉使介绍给了赵怀安,这倒没有其他意思,无非就是小秀了一把人脉,告诉赵怀安,愿意跟他们神策军混的,要多少有多少。
这边赵怀安带着赵六、豆胖子,还有新入幕的掌书记张龟年一起,备了一份礼物就拜见了这边的兵寨守捉董公素。
董公素是泸州那边的大族,据说家里就在富义县,为县里的豪富。
赵怀安当时听了这个还以为此人是靠着和神策军倒卖军粮发了家的,但经张龟年解释,才知道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这董家是泸州富义那边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土豪,而且和豆胖子他们那种空心土豪不同,这董家据说汉时就已经扎根在富义了。
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可考了,反正在富义那片地方,没人敢和他们董家作对。
这几天,赵怀安发现张龟年的确是个人才,军略上还看不出,但至少此世的人情和典故都是非常清楚的。
就是他告诉赵怀安,现在地方上真正的豪族其实已经非常少了,以前那种坐断州郡的豪门现在基本都搬迁到了两京了,留在地方上的不过是一些有力土豪。
但千万不要瞧不上这些有力土豪,因为他们虽然官可能做不大,但一定有钱有势。
就像今天赵怀安要见的这个董公素就是这样的存在,要知道他的家乡富义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蜀地产盐最多的地区。
此地的富义盐井,从汉时就是蜀地第一的产盐地,到了本朝就更不得了了,可月产盐四千石,这还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到底有多少,没人能清楚。
反正,张龟年就这么和赵怀安说,这富义就没有穷人,所以这地方以前又叫“富世”,只是为了避讳太宗,所以才改了名。
张龟年说的这个,赵怀安懂,就他后世那会,不说远的那些骆驼们,就是那会新能源大爆发时,江西宜春那边的,村民就是上山随便捡捡锂矿石都发了大财了。
正是得知这位董公素有大钱,赵怀安还特意备了一份厚礼,都是他从南诏军缴获的,为的就是和这位大土豪套套关系。
至于为什么?那当然是拉投资人啊。
现在的保义都已经是吏士千余,辅兵军奴数百的创业团队了,但现在中军那边还是按照百人左右的编制给赵怀安发饷,即便这次赵怀安回去的时候找杨庆复哭诉,但最后也只是勉强弄了个二百,再多的,川西那边也实在给不起了。
这几年,西川屡屡战乱,元气不说大伤吧,那也肯定是要缓很久的,现在还要供应高骈带来的一万多大军,哪有米发给赵怀安啊。
所以没办法,赵怀安只能自己办法,而这个董公素就是他预定的大水喉。
因为有神策军那边的中介,所以赵怀安他们很容易见到了董公素。
没见面前,赵怀安以为这董公素家里搞私盐的,那就是白道、黑道一起混的狠角色。
但见了面,才发现此人面善得很,厚嘴唇,大方耳,总是笑眯眯的,像个出家的沙弥,反正不像个军将。
就这样,能压住下面那群丘八?
赵怀安不知道,人董公素还真的有个军中雅号,人称“董婆婆”。由此可见,军中吏士们也的确不把人董公素放在眼里。
此刻,赵怀安一行人进了军帐中,董公素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些人,然后看向正中的赵怀安,开口就是一句:
“贵相,贵相,贵不可言。”
赵怀安只听了这话,汗毛竖起,后背就起了虚汗,小心看向四周,以为来了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