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英烈 (第2/2页)
但高明是储君,这样的思维锻炼和分辨能力也是必须的,不然为何她与二郎都不去指责殷灵毓的计策不够君子?政治交锋,战场厮杀,要什么君子?
她希望高明能别活的那么拘束死板,最后把自己困死在自己的心里。
只是殷灵毓仍旧叫她大开眼界,说的出为万世开太平,也说的出对家人的排斥与无情。
反倒更真实鲜活起来。
殷灵毓回了太极殿的偏殿里开始画热气球,青叶去找了有些小吏和工匠会用的木炭笔,熟悉的硬笔殷灵毓用着更舒服了些,只是还得注意着书写格式。
但硬笔不悬腕真的很容易弄脏手和袖子,也许这也是古代的硬笔不普及的原因之一吧。
而李世民那边,则是已经翻出了曾经的抚恤名单,开始规划纪念碑了。
“不行!怎么能只做成单调的石刻!建成封堆!”
“何等庄重严肃之事,岂能儿戏?将士们的名字到底加还是不加?”
“殿下说过,可以另做一面墙,陛下觉得呢?”
“朕看还是都刻上罢,都是朕的将士们啊!是为了大唐而牺牲的英勇之辈!”李世民说着说着又掉了眼泪,臣子只能无奈的哄着。
该说不说,陛下情绪太充沛了。
最后的选址出人意料,陛下居然想放在玄武门附近,那点子弱化宫变一事的小心思简直昭然若揭,只可惜那里属于西内苑,不能让百姓随意进出,最终还是放到了朱雀门外朱雀街上,就在开化坊对面。
肥皂香皂验收那天,大唐英烈纪念碑正式动土。
宫中,肥皂香皂也反应的完全了,洗衣干净,洗手清香,半点不留油腻,李世民拿着一块儿切成约摸两指厚的圆片香皂,美滋滋的和长孙无邪商量着要怎么开工坊开铺子。
长孙无邪提醒李世民:“陛下,不少夫人都来妾身这里打探那自行车,您看?”
李世民当即拍板:“卖!也卖!自行车还可以定高一点价钱!”
确实,不够实用,稍微颠簸一点的路段,都能把人颠的直想下车推着走,运送重物的能力也有限,也就是权贵骑着在自家或者大道上才能过把瘾了。
李世民干脆拨了不少宫人和一处宫殿,派人守着专门制皂,还特地做了一批什么都加的筛选,看看怎么样才能好看好闻好骗钱。
而宫外,关于自行车售卖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达官贵人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弄一辆来玩玩。那些富家子弟更是跃跃欲试,想象着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长安街头的潇洒模样。
只可惜,工部会做自行车的匠人之前在为太上皇和皇家服务,众臣不敢去私自使唤,如今自行车被朝廷划为自家营生,更是只能等铺子开业了。
先拿到的譬如程知节,房玄龄等人家中的小子那叫一个得意,就连魏征家的魏叔玉也是时不时就骑出去晃荡一圈,到哪儿都有人瞩目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