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蛊惑 (第2/2页)
改弦易辙不是件容易事,她从前的布置想法都要一点点的去改变去推翻,但她真的心动了。
而最方便先打头的,就是这些内廷女官。
李世民没反对,悄悄摸摸的还算支持和偏向。
毕竟没有皇帝能拒绝人才翻倍的概念,男人女人都是人,都有人才,他的姐姐丝毫不逊色于他,他深有体会。
长孙无忌接到妹妹的信,说大力支持和配合义务教育,抓着头发痛苦的写谏书。
男女平等,免费开蒙,怎么想都不是件容易事,现在虽然还在根据殿下写的社学规划,建立学堂,但具体的课程人员规划总还得是他们出力的。
墨都快干涸了,长孙无忌才写了大概的思路,自己看着都觉着不够完善,只能点起蜡烛继续,心里还想着,要不还是去庄子上一趟。
放下身段儿去和殷灵毓殿下探讨不丢脸,拿了份残缺不全的规划到朝堂上才是真的丢脸,陛下身边的人才太多,不卷一点真的是没有胜出的把握。
把盐田交给去接手晒盐的人后,顾长安他们的船也差不多能下水了,是相对先进得多的明朝楼船式样,能支持航行。
殷灵毓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出海,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收集各种能吃能用的植物。
就像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那样,只不过这一次走的不是西域,而是海上。
船上还买了几个新罗婢,昆仑奴,请了几个波斯商人,用来预备着应对语言不通的情况。
虽然知道不一定有太大的希望,但殷灵毓还是画下了玉米,土豆,还有红薯。
但这只能看运气了,且不说这些东西都在美洲,就算是顺利到达,能否在漫山遍野里找到最原始的这几样植物,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还有其他各种东西,譬如橡胶,洋葱,金鸡纳树等等,主要还是先建立起海贸的观念,抢占海上资源,拒绝被动的被朝贡和闭关锁国。
得知这些东西有多重要后,老二大壮就亲自带着人和物资,起航了。
顾长安送走了他们,赶回长安,回到他们现在的主子身边。
“主子,已经出海了。”
“带足了豆子和淡水干粮吗?”
豆子能发豆芽避免败血病,淡水干粮能饱腹续命,还有唐朝那类似于指南针但还称不上,只能说进阶版司南的罗盘,殷灵毓也进行了升级,还有一个大致的地图,是结合了大量异族商人的描述和后世地图画出来的,不一定准确,不过至少能有个大致的方向。
顾长安心中一暖:“嗯,都带足了。”
殷灵毓琢磨了一下,这样的人,和自己一起种地未免有些太大材小用了,水泥火药出来了,肥皂香水在卖了,还差什么?
说起香水……玻璃器皿都是现成的,她是不是该试试青霉素和大蒜素了?
“顾长安,现在你们没跟着出海的,大概还剩多少人?”
“回主子,大约还有百余人。”
“你们如果去其他国家内,寻找一些东西,能做到吗?”
“属下必定不辱使命!”
“应该是在交趾,有一种树木,能够流出白色的汁液,会很快凝固,手感柔软,类似棉花和胶泥,我需要你们找到并尽量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