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稻谷 (第2/2页)
五百六十二斤!
特意留下的稻穗被箩筐抬上了大殿,户部尚书脸色潮红,整个人扑了上去。
“哎?哎!”长孙无忌死命拉住,但他自己眼睛里也是亮的惊人,象牙笏板当啷坠地,到底是被带着踉跄着扑到丹墀前。
箩筐里的稻穗通体澄金,无半点杂色,穗头密密匝匝垂下九寸有余,一两株都称得上是“嘉禾之相”,是值得进贡的祥瑞,但它们现在被草草束起来大捆扔在箩筐里。
尉迟敬德一巴掌拍在程知节背上,震得对方金鱼袋里的铜符都叮当作响:“疼吗?”
“……疼。”程知节咽口水,声音都发飘。
不是做梦。
“天老爷!陛下圣明!殿下千岁!”
“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天佑大唐!”
大殿里除了喝彩声还有腿一软倒下了的,旁人去扶,就颤颤巍巍的捂着胸口,幸福的喘息。
上首的李世民也眼眶泛红,勉强的克制着自己不要失态。
五六百斤是什么概念?是一亩地的稻子产量翻了三番!
今年年初开始施行阶梯收商税和农税,所有人被折腾的够呛,李世民固执坚持,臣子们怎么劝也劝不动,一时之间想办法挂靠土地的,费尽心力做假账的到处都是,只盼着年底税收不如意,能让陛下回心转意。
汉朝王莽急于求成,将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政策也是悯民修养,结果呢?新朝才存在多久?
世家大族是接受不了从根基上断绝他们的利益的,特别是这两把刀基本上挥向朝堂上站着的所有人,那么大家自会开始站到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面。
哪怕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不是完全的赞成态度,就是魏征也动摇过不止一次,最后集体跑去庄子上找过殷灵毓,最后被分析了一脑子的土地兼并与王朝存亡,就沉默了下去。
总之这一年,其实各种新政策推行的并不顺利,教育还好,有报纸又有社学,而且世家也没办法再通过操控舆论来反抗政策,但整体上,都在拖,在敷衍,在找漏洞,试图含糊过去。
臣子们也心知肚明,但有支持者就有反对派,谁让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呢?
可殿下这新的稻谷种子一出,谁又敢与朝廷争锋?
扶我起来,我要投靠陛下!
地?你不要瞎说,我早卖完了!我家现在地就是按人丁来的,捉襟见肘了都!
所以新稻种请务必给我家种上!
疯了,都疯了。
就连李世民都是第一次体会到,朝廷真正的全速运转起来是什么样。
如臂使指,丝滑的像是泡透了油的自行车链条,每个指令都被尽心竭力的穿搭和完成,每个人都化身成了为民请命的好官模样。
这是多大的功绩?又是多重的利益?
没人算得清,也没人想错过,包括已经虚弱了很多的世家。
稻种种进了李世民的籍田,剩下的拿去司农卿那里,全力育种,只求明年尽可能多种出一些新稻种,能让大唐人都种上这更高产的水稻。
李世民忙的团团转,心想,等过完这一阵子,冬日闲下来,就陪小妹去围炉赏雪。
自己再亲手给她猎些皮子,好好焐一焐她那发凉的手脚。
越想越美,提着笔往旁边一歪,正在处理政务的长孙无邪肩膀一沉,见怪不怪,继续批复有关于卫生习惯推广的事,还有修路的问题。
得到水泥已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路修了好些条,水泥路坚固耐用,朝廷正准备继续下去,直到覆盖所有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