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晚清风云内忧外患的艰难应对 (第2/2页)
海军大臣也附和道:“而且越南拥有优良的港口,对于我们法国海军在亚洲的布局至关重要。掌握越南的宗主权,我们就能在这片海域建立稳固的军事基地。”
拿破仑三世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贪婪与野心:“不错,越南的宗主权必须拿到手。清帝国如今内忧外患,无暇顾及越南,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
法国国内的资本家们也对越南充满了期待。他们在商会会议上热烈讨论:“越南的市场一旦打开,我们的商品就能大量倾销,获取巨额利润。政府必须加快行动。”
传教士群体在法国对越南的扩张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会领袖向政府施压:“在越南传播上帝的福音,需要政治上的支持。获取宗主权,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教士,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力。”
清帝国朝堂上,对于英法的宣战,大臣们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
主战派代表左宗棠慷慨激昂地说:“我大清虽历经磨难,但将士们皆有报国之心。岂能任由英法列强肆意欺凌!应调集大军,与之一战,扞卫我大清尊严!”
主和派的李鸿章则忧心忡忡:“如今我大清国力衰微,与英法硬拼,恐将遭受更大损失。不如先与他们谈判,争取有利条件,再图自强。”
同治皇帝犹豫不决,望向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沉思片刻后说:“先派使者去与英法交涉,摸清他们的底线。同时,加强沿海防御,整顿军备,以防万一。”
清帝国的使者带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英法的路途。在英国外交部,清使面对英国官员的傲慢态度,据理力争:“我大清一直遵守条约,贵国此次无端宣战,实无道理。”
英国官员却冷笑道:“若想停战,需开放更多口岸,增加赔款数额。”
在法国外交部,清使同样遭到刁难。法国官员强硬地表示:“越南的宗主权必须交给法国,否则战争将不可避免。”
清帝国的使者们无奈而归,将英法的苛刻条件带回朝堂。朝堂之上,气氛更加凝重,清帝国在这重重压力下,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与深深的困境之中,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